中華石化網訊 據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監測,截至4月上旬,全國小麥病蟲害累計發生2.03億畝,較去年同期增加58.3%。預計隨著氣溫回升和降雨量增加,小麥病蟲害將加速發生蔓延。為打好“蟲口奪糧”戰役,確保夏糧豐收,陜西、山西、河南等小麥主產區正在全面加緊“一噴三防”工作,加緊科學施用農藥和化肥遏止蟲災大暴發。
當前正值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據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受異常氣候影響,今年小麥病蟲害發生時間早、面積大、流行快,特別是“三病三蟲”(小麥赤霉病、條銹病、紋枯病和小麥蚜蟲、紅蜘蛛、吸漿蟲)呈加重發生趨勢,與西南、西北部分地區持續發展的旱情一起,對夏糧生產形成威脅。
根據中央財政部署,今年將安排17億元專項資金,將冬小麥“一噴三防”(指在小麥穗期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微肥等混合噴霧,達到防病蟲、防干熱風、防早衰的關鍵措施)補助范圍從11個主產省份擴大到20個生產省份;新增小麥、水稻苗期病蟲害統防統治資金,累計安排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補助資金8億元。
陜西省農業廳4月15日印發切實抓好小麥“一噴三防”的緊急通知及小麥中后期“一噴三防”技術方案等,提出在小麥抽穗揚花期要通過“一噴三防”達到一次施藥既防病、防蟲又防早衰。所選藥劑以有機磷類、菊酯類、煙堿類等殺蟲劑,三唑類、咪唑類等殺菌劑為主,肥料則以磷酸二氫鉀、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有機水溶性肥、含腐植酸水溶性肥等為主。目前,這些農藥及化肥已備貨到位,供應充足。
陜西省植保工作總站藥械科科長張戰利告訴記者,今年小麥吸漿蟲最佳防治時間為4月下旬。“小麥病蟲害防治可選用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聚酯、毒死蜱等殺蟲劑,三唑酮、氰烯菊酯等殺菌劑,再做好‘一噴三防’即可。此外,還要配合使用葉面肥,比如磷酸二氫鉀、水溶性肥等。”
據山西省中心病蟲測報站調查統計,截至目前全省麥蜘蛛發生面積410萬畝,明顯重于上年同期。降水偏少、氣溫偏高的氣候條件,使后期病蟲害防控任務艱巨。為了迅速控制蟲災,山西省植保站、運城市植保站緊急訂購了15噸噠螨靈、阿維菌素等農藥及噴霧器械調撥蟲害重發區,并組織植保專業防治隊開展統防統治。截至目前,全省累計防治面積超過90萬畝次,防治效果在85%以上。
截至4月10日,河南省各種病蟲害累計發生面積5662萬畝次,已防治4719萬畝次。針對小麥病蟲害偏重發生態勢,全省嚴密防控,應防盡防,確保病蟲害不蔓延、不成災。
河南省農業廳日前在南陽市召開了全省小麥條銹病防控現場會議,對小麥中后期病蟲害防治進行動員和部署。同時,全省已啟動“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活動,進行以防病蟲害為主的春季麥田管理。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