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針對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中國9種礦物出口管制違規一事,24日,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表示,對此裁決表示遺憾。
7月5日,WTO成員方散發了美歐墨訴中國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的專家組報告。專家組裁定,中方涉案的出口關稅和出口配額措施不符合中方加入WTO的承諾和有關世貿規則,且未滿足保護可用盡自然資源、保護人類生命健康等例外條款的條件。
上述負責人指出,中國政府近年來對部分資源類產品,特別對高污染、高能耗、消耗資源性產品加強管理是出于保護環境和可用盡自然資源的需要。中方認為,這些管理措施的實施雖然對國內外的使用者有一定影響,但其符合WTO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有利于促進資源類產業健康發展。中方將根據WTO規則對資源類產品實施科學管理,維護公平競爭,促進可持續發展。
不過,專家組在給中國一記“悶棒”后又伸出了“橄欖枝”。他們支持了中方關于案件審查范圍、出口配額分配及管理、出口許可證發放等方面的大部分觀點和立場,認定中方取消了出口限價有關措施,認同中方對耐火黏土和螢石采取的綜合管理措施。
對此,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歐美此次是有針對性的起訴,意指中國稀土等戰略性能源。”
“WTO一直被歐美把持話語權,雖然中國在第一輪裁決輸掉了,但并不意味著我們會‘善罷甘休’。中國可以在申訴中重提WTO被歐美過度影響的事實。同時,也可以‘以牙還牙’,反過來呼吁歐美放松對華產品及技術的出口限制。”張軍表示。
“若中國提起上訴,將是項馬拉松式的工程。”張軍補充:“其實歐美要的不是裁判結果,而是想在談判過程中對中國施加壓力,讓中國放松對稀土等能源的出口限制。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