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據Wind數據,截至8月5日,13家氯堿業上市公司中已有8家公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1家公司公布了半年報。整體來看,氯堿板塊公司的業績并不樂觀,個別公司業績轉好也并非是受到行業性因素推動。中國氯堿工業協會人士告訴記者,上半年氯堿行業虧損面達到六成,與去年虧損約四成相比幅度有所擴大,由于新增產能繼續釋放而需求低迷,預計下半年仍難有突破性表現。
行業整體虧損
上半年,雖然國內需求有一定增長,但氯堿生產企業綜合盈利狀況依然整體欠佳,全行業整體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面較2012年有所擴大。與此同時,受產能過剩、消費增速緩慢、市場低迷、物流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企業面臨多重發展瓶頸,經營壓力進一步增大。
新疆天業地處原料產地,成本優勢突出,但依然預計上半年虧損。公司在一季報中表示,氯堿化工行業受產能過剩、生產成本高企等因素影響,公司所屬化工企業虧損;番茄醬產品和檸檬酸產品受市場持續不景氣影響,依然處于虧損狀態;公司節水灌溉行業競爭加劇,農業節水器材價格較低,業績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公司去年年報顯示,化工制品對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超50%。
中泰化學的上半年凈利潤則出現下降。公司2013年上半年累計生產聚氯乙烯樹脂73.98萬噸,生產燒堿53.14萬噸(含自用量);銷售聚氯乙烯樹脂73.46萬噸,燒堿49.39萬噸,發電34.43億度。報告期內,公司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64.28%,主要原因是公司下屬公司新疆中泰化學阜康能源有限公司年產80萬噸聚氯乙烯樹脂、60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已投產,不過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64.69%。
供需矛盾突出
展望下半年,中國氯堿網分析師稱,國內氯堿主要產品的市場價格或將在供需矛盾間尋找平衡,難有突破性表現。龐大產能基數所形成的充裕供應量與恢復緩慢的下游需求間的矛盾,依舊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中國氯堿網統計,下半年國內氯堿行業的裝置能力將繼續呈現增長趨勢。面對國內氯堿裝置產能穩中有增、裝置利用效率難以有效提高的客觀事實,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加將使得氯堿生產企業面臨更為嚴峻的盈利困難。有券商分析師認為,如果下半年沒有發生使得氯堿行業出清的政策大事,該板塊將難以成為市場熱點。
實際上,今年以來獲得市場關注的氯堿上市公司并非是由于行業性原因,而是被發現與一些比較熱的概念沾邊,如受余額寶概念影響,內蒙君正的股價1個多月上漲了1倍。近日,受石墨烯概念影響,中泰化學的股價亦開始走強。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