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年前掀起的頁巖氣開發熱潮正在消退,能源市場翹首企盼的“頁巖氣革命”幾乎看不到蹤影。
根據《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所設定的目標,到2015年,我國頁巖氣產量要達到65億立方米。而截至2012年,我國頁巖氣的產量大約只有2500萬立方米。一位央企內部人士無奈地向記者表示,以當前形勢來看,未來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中國頁巖氣開發難以形成規模,所謂的“頁巖氣革命”也只是個泡影。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這樣解析中國頁巖氣發展的困境:頁巖氣這碗飯,以前,吃不著的人爭著想吃上,但現在,端著這碗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下口。
通過國土部招標獲得頁巖氣探礦權的企業中,目前絕大多數還沒有開始對其獲得的頁巖氣區塊進行實質性的勘探,已經開展實際工作的也遭遇“探而無氣”的尷尬,有的企業甚至開始打退堂鼓,投資熱情已無法遏制地下滑。
7月,華東一家會務公司因為沒有邀請到足夠多的參會嘉賓而取消了他們的頁巖氣論壇。而正在醞釀的第三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也遲遲沒有定下時間表。
中國頁巖氣發展為何遇阻?有人把問題歸咎于“三桶半油”對優質資源的壟斷,能源市場缺乏競爭。除此以外,中國頁巖氣開發勘探程度低、區塊資源情況不清、開發風險偏高、產量小且不穩定、扶持政策不夠等,都導致開發成本過高、利潤太薄,影響企業開發獲利。最終,企業投資熱情減退,頁巖氣開發原地踏步。
此時,曾經的一個老話題再次引發討論:中國真的需要一場“頁巖氣革命”嗎?
“頁巖氣革命”的遐想
夏日炎炎,幾家在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投標中標的企業已開始行動。他們的工程技術人員已經在四川、貴州等省的山川溝壑中作業,希望從腳下頁巖層中發現寶藏。
他們在尋找頁巖氣,一種吸附游離在頁巖中的天然氣,讓美國從天然氣進口國搖身一變成為出口國的資源。
在地質變遷中,大量的動物、植物等有機物沉積,形成了產生烴的巖層,這些烷烴成分的氣體在頁巖中就是“頁巖氣”,往往分布在盆地內厚度較大、分布廣的頁巖烴源巖地層中。
2011年7月,我國首次進行頁巖氣探礦權招標,6家國企受邀參與4個區塊競標。結果,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和河南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下稱“河南煤層氣”)拿下兩個區塊,剩下區塊流標。
2011年12月3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公告,將頁巖氣作為獨立礦種進行管理,規避掉法律對于天然氣開發進入的管制,頁巖氣探礦權進入市場,可獨立出讓。
2012年,第二輪頁巖氣3年探礦權招標向全社會公開,共計83家企業蜂擁而入,最終,16家企業中標19個區塊。其中,有兩家民營企業中標。
中標企業必須遵守承諾,開始向這19個區塊投入重金。由于絕大多數中國企業缺乏頁巖氣開發經驗,中標之后,找資金、找人、找技術、找服務就成了他們最重要的工作。
因此,自去年9月以來,添利百勤油田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百勤油服”)總裁王金龍開始變得很忙,他的辦公室里常常坐滿了想要參與或是已經中標的企業代表。有的是為頁巖氣開發技術而來,有的是為了解項目前期如何操作,而有的則希望百勤油服能提供一些免費的服務支持。
“到目前為止,我們到手的頁巖氣合同將近1億元?!蓖踅瘕埻嘎?。
對此,一位中石化的內部人士透露:“一個億算不了什么,中石化在特殊井高端服務上的合同達幾千億元?!痹谒磥?,百勤油服只是在一鍋湯中分了一勺。
作為中標的兩家民營企業之一,華瀛山西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瀛山西”)以4億多元人民幣的勘探投資資金贏得了貴州鳳崗頁巖氣二區塊。
“如果具有開發價值,一口氣井日產氣起碼在2萬立方米以上,一立方米氣賣2塊多錢,每立方米能掙1塊錢,國家再補貼4毛錢。如果一口井一天出5萬立方米氣,一年一口井就能掙2555萬元,10年就能掙2億多?!比A瀛山西副總經理付英軍給《中國經濟周刊》的粗略估算令人興奮。
中國復制美國“頁巖氣革命”的遐想一度令整個市場為之興奮。
完成規劃目標是天方夜譚
然而,現實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在河南、湖南、湖北等地的勘探結果,讓一些中標企業明顯感到了成本和風險的壓力,現實與人們之前所設想的鉆機轟鳴、熱火朝天的頁巖氣開發場景截然不同。
一位在第二輪招標中中標的某國企頁巖氣工程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國土資源部的前期工作很不充分,以至于我們現在要做大量的工作。地下到底有沒有頁巖氣?這種不確定性加大了我們的投資風險?,F在一勘探,很多區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地下很差。”一些企業鉆進工程后沒有發現頁巖氣工業開發的氣流,這讓投資人不敢再決策,工程延緩。
“按照四川地區的成本,一口垂直井的成本需要四五千萬元,一口水平井的投入可能就上億了,如果真的沒氣,或氣量不夠,我們可能就暫停投資了?!鄙鲜鲐撠熑颂寡?。
華瀛山西的最初設計方案是在區塊中全面打井勘察,但日前,公司邀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中石化的一些專家來為項目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評審后,方案有了大的調整?!胺桨缸兞?,我們要先找出有利區,找出重點區,盡早打鉆,盡早見氣?!备队④娬f。
“作為風險勘探,我們要投入4億多元,如果打不出氣,這些錢就要打水漂。”華瀛山西的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此前,不斷有傳言指出,前兩輪招投標中拿出的頁巖氣區塊并非最好的區塊。“根據前期勘察,我們發現拿到的區塊與正常商業化開發的區塊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上述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有些失望和氣憤。
而時隔兩年,在第一輪中標的某地方國企如今的勘探工作也停滯不前。河南煤田地質局的一位內部人士表示:“有的地方企業打出幾口井后發現資源情況不理想,甚至想放棄投資。”
與此同時,一些不好的端倪也顯露出來。“有些企業就是為了搶占一塊資源,等地塊升值后再賣出去,賺一筆?!蹦炒笮陀蜌馄髽I西南區一位頁巖氣項目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7月底,國土資源部向外界透露頁巖氣最新進展:有的區塊已經完成轉入鉆探階段;有的尚停留在優化勘察方案階段,僅完成一些地表調查工作。
國土資源部表示,專業技術人才、技術儲備和資金實力不足,部分區塊地質調查難度較大,是目前部分企業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國土資源部還警示:“圈而不探”的企業可能面臨區塊被縮小或收回。
如同一場賭博,賭資投入的越多,企業對于“見氣”的期望越來越迫切。沒有好的心態和戰略準備,沒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有些牌客只能選擇中途退場。
根據2012年3月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能源局聯合編制并發布的《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所設定的目標,到2015年我國頁巖氣產量達到65億立方米。
然而,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副主任翟剛毅透露,自2009年以來,國土資源部、地方和油氣公司共完成頁巖氣鉆井129口;2012年,我國頁巖氣的產量大約在2500萬立方米。
“從現在來看,完成目標已幾乎不現實?!蹦炒笮陀蜌馄髽I的一位研究人士告訴記者,通常一口井的年產量為500萬立方米,以此計算,65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就意味著要打1500口生產井,而如今只剩下兩年時間?!俺俏磥硪荒昴艽虺?00多口生產井才能完成彌補,這對前3年只打100來口探井的中國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p>
儲量世界第一“沒有實質意義”
有人認為,美國人把中國人“忽悠”了,頁巖氣根本無法實現低成本、商業化的開采,更不是人類未來的終極能源。而且,美國人很確定地說“中國擁有世界最豐富的頁巖氣”,但對這一點,中國人不確定。
美國能源署(EIA)最早給出中國頁巖氣儲量數據??中國擁有36.1萬億立方米可開采頁巖氣,高于美國的24.4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
2011年,國土資源部給出的初步評價是,中國擁有25萬億立方米可開采頁巖氣。
無論是哪個數據,中國都是世界第一,但如此豐富的資源,中標企業卻勘探不出氣來?
“這只是一個概念性的評價,沒有什么實質意義?!眹临Y源部油氣資源部門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數據大多是理論性的,通過地質理論推導而來,沒有實質性的樣品來做勘察。這就如同說東海有多少魚一樣,只是一個大體估算?!?/p>
上述負責人解釋:“美國用30年時間獲得"探明儲量"的數據,而我國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是從2009年才開始做,是"資源潛力",要指望這一兩年將全國頁巖氣弄清楚不太現實?!?/p>
“三桶半油”占據八成資源?
更多的人把矛頭指向“三桶半油”: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以及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延長石油”)。
“此前,對于油氣資源的開發,國務院批準的只有"三桶半油"?!眹临Y源油氣部門的一位官員直言,除此以外,其他企業不允許勘探開發石油天然氣資源。
頁巖氣被定為獨立礦種之后,打破了管制,但沒有打破資源壟斷。
在前兩輪頁巖氣招投標過程中,很少見到“三桶半油”的身影,即便出現,他們的報價也不高。當時,就有傳言指出:“凡是有常規油氣的地方就有非常規油氣,所以,當前80%左右的頁巖氣資源都在"三桶半油"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手里,他們對招標并不熱衷。”
“第二輪招投標拿出來的區塊都是回避與"三桶半油"重疊的區塊,都是二三流的區塊,很難有成果?!币晃挥蜌庑袠I人士認為,頁巖氣要啟動大規模開發,唯有動“三桶半油”的奶酪。
國土資源部的官方材料顯示,目前,我國頁巖氣技術可開采資源量為25萬億立方米,其中,油氣礦業權區(即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4家油氣企業油氣礦業權區重疊的區域)的資源量為20萬億立方米,占80%;油氣礦業權區外的頁巖氣可采資源約為5萬億立方米,占20%。
2011年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做出的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頁巖氣資源有利區中,上揚子及滇黔桂地區最為豐富,其中又以四川盆地及周緣為最;華北及東北區次之,其中又以鄂爾多斯盆地為佳;在中下揚子及東南區,中下揚子的頁巖氣資源最為豐富;在西北區,以塔里木盆地的頁巖氣資源為最。
頁巖氣資源有利區,恰恰是“三桶半油”大型油氣田部署區域。如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最優質的區塊,都是中石油最重要的常規天然氣產地。
那么,這些已登記區塊中的頁巖氣探礦權究竟是歸“三桶半油”,還是另行安排?
“原有探礦權的企業可以優先獲得作業區內新發現礦種的探礦權,企業只需要在國土部門申請變更勘探礦種或新增礦種即可?!眹临Y源部地勘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國土資源部現行的政策。
如此,“三桶半油”碗中的肥肉無人能動?!爱敵鯂覍㈨搸r氣設為獨立礦種,就是為了打破"三桶半油"的壟斷,如今,面對"三桶半油"已登記的礦區重疊區塊,國土資源部既不說資源是你的,也不說不是你的。所以,他們就理所當然地登記開發起來?!币晃粐筘撠熑藢Υ吮硎竞軣o奈。
早在2010年,國土資源部就曾向“三桶半油”配置了5個頁巖氣區塊,面積達3.4萬平方千米,比兩輪探礦權招投標的區塊總面積還多。如今,中石油已建設了兩大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長寧威遠示范區和云南邵通示范區;中石化已經在四川盆地的建南、元壩、涪陵區塊進行勘探;中海油在安徽拿下一個4839平方千米的頁巖氣區塊;而延長石油已在鄂爾多斯打下了20多口探井。
這些頁巖氣區塊都是“三桶半油”通過登記獲得的,是常規油氣礦權登記做法的延續。
在兩輪招投標之后,6月24日,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透露,第三輪頁巖氣招標已經在籌劃當中。但一位央企的研究員說,空白區塊已經不多,如果不放開最核心和主要的區塊,頁巖氣市場化將無法持續。
國土資源部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我們準備了一些資源,但要企業有承擔風險的思想準備。”至于第三輪招投標是否會放開“三桶半油”已登記區塊?他搖搖頭說,這要看上面的規劃。
“三桶半油”缺錢更缺積極性
事實證明,中國的頁巖里不是不出氣。在2013年6月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內部培訓會上,國家頁巖氣研發試驗中心副主任劉洪林透露,在勘探開發試驗的頁巖氣井中,中石油威201H1井日產氣15萬立方米,富順?永川區塊陽201?H2井日產氣43萬立方米;中石化焦頁1HF井日產20.3萬立方米,元壩21井日產50.3萬立方米。除此之外,中石油、中石化區塊的多口井出現高產氣流。
“雖然中石油、中石化開采出來的還不是可供商業化開發的穩定氣流,但足以令人興奮。”一位央企油氣研究人員告訴記者。
然而,與“三桶半油”擁有的豐富資源相比,他們過去3年在頁巖氣上的推動力度令人失望。目前的129口探井雖然基本來自開發較早的“兩桶油”及延長石油,但三年打100多口井,總投入資金大約只有100億元人民幣,只能說進展緩慢?!岸诿绹_發頁巖氣的現金流在2005年就達到1600億美元?!币晃粯I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
一位在“三桶半油”工作過30年的研究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對于開發頁巖氣,“三桶半油”沒有積極性?!白鳛閾撝嗌鐣熑蔚难肫?,他們對于風險投資更加謹慎。”
上述研究人員指出,“大型油氣公司的常規投資模式是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頁巖氣雖然是高成本、高風險,但利潤空間十分有限。盡管2012年11月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下發通知,2012?2015年的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為0.4元/立方米,但這個額度仍然不足。
該研究人員認為:“"三桶半油"在傳統天然氣上都做不過來,怎么會將重心轉到貧礦上?”
一位民營油氣企業負責人指出,“三桶油”缺錢,“它們鋪了那么多管道,在國外并購了那么多企業,現金流不足,資產回報也在不斷下滑”。
根據去年年底國資委對央企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的修訂,央企負責人任期考核將不再盯著主營業務的增長率,而更加注重總資產周轉率、經濟增加值等質量和效益指標。這就意味著,央企要改掉以往追求規模擴張和眼前利益的做法,并考慮每一步投資的效益。不能帶來豐厚利潤的頁巖氣,如何能得到面臨業績考核的“三桶半油”的青睞?
如此,中國頁巖氣開發便成了“墻里開花墻外香”,墻外的人拼命想進來分一杯羹,墻里的人看到的更多是風險和薄利而不愿開發。
成本、市場和頁巖氣的未來
“中國希望在政府的主導下,很快復制美國頁巖氣革命,我看沒那么簡單?!敝泻S湍茉唇洕芯吭菏紫茉囱芯繂T陳衛東表示,美國頁巖氣革命成功主要有兩點,第一,降低成本,讓頁巖氣具備商業化的條件;第二,讓社會資金持續進入。
降低成本,首先要解決技術問題。
上述國土資源部內部的研究人員向記者作了這樣一個測算:如果你投入1億元打一口水平井,一口水平井日產1萬立方米頁巖氣,每立方米氣掙1元,那么一天掙1萬,一年掙360萬,26年才能回收成本。一般來講,開發周期為20年,那么,這口井投資就是失敗的。但是,如果一口井你只需投資5000萬,日產氣2立方米,6年后,你就能收回成本了,之后的十幾年,單井每年就能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
對此,有些企業負責人不以為然。“無論是水平鉆井技術還是分段壓裂技術,都是現成的,如果我們不會用,我們還可以請國外的人來做,這些都不是問題?!?/p>
這些年,涉足頁巖氣開發的企業或通過海外并購,或通過聘請外國專家,以獲取頁巖氣的開采技術。
然而,由于中美地質條件不一樣,從美國引入的技術,未必能照搬到中國應用。今年6月,美國能源安全委員會高級顧問蓋爾?拉夫特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很多頁巖氣開發的基本問題還沒弄明白,美國的壓裂技術在美國大部分頁巖中效果良好,但在波蘭就完全不行?!叭绻隳玫街袊?,結果可能又不一樣?!?/p>
此外,美國技術還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和地質問題。水力壓裂技術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頁巖氣開發手段,主要以高壓液體注入鉆井,使巖層裂開,再以高壓液體中的支撐劑保持住裂縫,使其成為油氣導向鉆井的高速滲透通道。長江工作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副院長陳進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曾表示,頁巖氣開采需要大量的用水,如果不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對當地的水資源狀況肯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沒有哪一個地方能承受如此大的用水量”。
蓋爾也指出,美國近年突然發生了很多奇怪的地震,它們都發生在以往沒有發生過地震的地方,很多人就懷疑這和水力壓裂有關。“我們仍然在學習曲線上,解決這些問題,來日方長?!?/p>
歷經30年頁巖氣開發的美國都需要學習,更何況是蹣跚學步僅3年的中國?
“這是一種技術、經驗、技巧的組合,是一種積累?!标愋l東說,美國是依靠高效運作的市場環境和企業家精神來實現的。
但上述油氣業內人士指出,這一點在“三桶半油”身上可能無法體現。“石油價格很高,不講究成本,相比而言,頁巖氣很講究成本,講成本就要創新。"三桶半油"更多的是需要資源壟斷,而不是依靠創新。”
上述民營油氣企業負責人認為:“"三桶半油"什么都自己干,它的成本必然是高的。未來頁巖氣能否實現商業化,關鍵看是否能夠利用市場,整合市場資源。”
“單純依靠"三桶半油"的投資,對頁巖氣發展來講是杯水車薪。”上述國企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中國頁巖氣要發展,必須引入社會資金,而且是源源不斷的社會資金。
而且,必須真正放開資源,實現頁巖氣的市場化。一位大型國企內部人士無奈地說:“以當前形勢來看,未來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中國頁巖氣開發難以形成規模,而中國的"頁巖氣革命"也只是個泡影?!?/p>
但從長遠來看,即便是將資源完全市場化放開,資本初期投入大、開發成本高、回收周期長的頁巖氣開發,仍然令PE/VC(私募基金/風險投資)望而卻步。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他們都面臨同樣的困境,成本降不下來,越多的資本進入,也意味著背負巨額債務的頁巖氣開發企業會越來越多,債務危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如果有一天,中國企業能破解本土地質鉆井和采氣的技術難題,并在技術完善的基礎上不污染環境、不影響地質活動,進而優化中國的能源結構、創造良好的市場效益,那個時候,才是中國“頁巖氣革命”到來之時。
這個時間,也許會很漫長。
有專家認為:美國前幾年突然向中國兜售頁巖氣,意在讓中國把眼光都集中在頁巖氣上,就放過了對未來領先的核裂變等高科技清潔能源的研發。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