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日前,農業部發布了第2032號公告,決定對氯磺隆、福美胂、甲磺隆、胺苯磺隆等7種高風險農藥逐步采取禁限用管理措施。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農藥管理處處長李文星日前就農業部制定該項禁限用令的原因、產生的影響、以及替代產品的選擇做了解答。
李文星表示,農業部此次對氯磺隆等7種農藥發布禁限令,是鑒于這幾種農藥對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存在著較高的風險。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磺酰脲類除草劑殘效期長,易對后茬作物產生藥害,農業部早在2005年、2006年就先后發布兩個公告,提出停止受理和批準新增登記,嚴格質量要求,限定使用區域、后茬作物和使用劑量。
而福美胂、福美甲胂屬于中等毒的有機胂殺菌劑,在生產、使用過程中對生產者、使用者存在一定的危害,其進入土壤后,容易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農作物砷殘留量增加,對環境和人畜健康存在安全風險。因此,2012年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建議按程序撤銷福美胂等制劑登記。
此外,毒死蜱和三唑磷雖為中等毒有機磷殺蟲劑,但農藥殘留驗證試驗結果表明,毒死蜱即使按照正確的方法和劑量使用,仍存在農殘超標的風險;根據大份額膳食數據短期膳食風險評估結果,三唑磷在結球甘藍上使用對兒童、普通群體的風險不可接受。為更好地保障公眾的生命健康,最大限度降低風險,農業部決定在蔬菜上逐步禁用這兩種農藥。
目前,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有生產企業43家,登記產品98個,近幾年來,隨著替代產品的不斷豐富,產量和國內使用面積逐步減少,大部分產品為出口所需。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主要用于防治蔬菜蚜蟲、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蟲等,在蔬菜上的替代產品較多,撤銷登記后不會影響蔬菜上相應病蟲害的防治,蔬菜上撤銷登記后還可以用于其他作物,對生產企業的影響也不大。
而福美胂、福美甲胂主要用于防治蘋果、小麥等作物細菌性病害,用量不大,產能也較小。目前在登記有效狀態的僅有13家生產企業的21個產品,整體上所占市場份額很小,且替代品種較多,撤銷此類產品的登記,對農業生產和農藥市場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李文星同時介紹說,這些農藥品種被禁用后,農民依然有比較好的替代產品可以選擇。許多地方已經篩選推廣了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替代品種,如在麥田使用精噁唑禾草靈、異丙隆、炔草酯和苯磺隆等,在油菜田使用氟吡甲禾靈、草除靈、草除•精喹禾等品種。
福美胂可以替代的品種很多,如多菌靈、百菌清等。針對部分農民使用該藥劑防治蘋果腐爛病,目前我國有30個農藥產品登記在防治蘋果腐爛病上,如甲基硫菌靈、辛菌胺醋酸鹽等。
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的替代品種選擇更多,如高效氯氰菊酯、蘇云金桿菌、阿維菌素、啶蟲脒、氟苯蟲酰胺、氟啶脲等高效低毒農藥品種都可選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