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92廠(川南石油機械廠)聯合進行技術攻關,在“低孔低滲油氣井超深穿透射孔工藝研究”項目上取得豐碩成果。這項工藝5月22日在四川瀘州進行了現場打靶試驗,結果表明:這項研究成果總體達到目前世界先進水平,其中射孔孔徑等參數明顯優于國際水平。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92廠是中海油服國產化戰略協作伙伴之一,雙方近年來加大了海上油氣田射孔器材等設備的國產化進程。隨著中海油發現的低孔(孔隙度)、低滲(滲透率)油氣藏不斷增加,如何在確保一定的孔密(射孔密度)和不實施壓裂作業的情況下,有效地增加射孔器的穿深和孔徑,提升低孔低滲油氣井的產能和低孔低滲邊際油氣田的開發效益,成為一個亟待攻關的課題。為此,上海分公司、中海油服與川南石油機械廠聯合立項,開展“低孔低滲油氣井超深穿透射孔工藝研究”。
這一科研項目緊密結合海上低孔低滲油氣藏的實際,研究射孔穿深、孔徑、孔密度、相位與油氣井產能的關系,進一步優化彈架、槍身、射孔彈設計和數值仿真技術和正交試驗技術,特別是在藥型罩、彈殼等方面大膽進行技術創新。在四川瀘州進行項目科研成果現場試驗期間,正值汶川發生大地震,盡管瀘州震感非常強烈,但科研人員在大地震后立即恢復了項目試驗,并圓滿完成射孔器打靶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這項工藝射孔孔道滲流面積比同孔密、同槍管的國內外深穿透射孔彈增加50%以上。
這項研究成果有助于今后油氣田開發特別是海上低孔滲油氣田的勘探開發,主要體現在:不僅對常規油氣層解除鉆井污染帶、提高單井油氣產量效果明顯,而且對低孔滲油氣藏提高單井產量,特別是實施酸化壓裂增產措施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這項工藝與集束射孔工藝技術配套使用,增產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