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沉默多時的中石油,昨日突然拋出公告稱,該公司擬以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管理的與西氣東輸一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以及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核算的與西氣東輸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以下簡稱“擬出資資產”)出資設立東部管道公司。而公司成立后,其100%股權將被轉讓,中石油不再持有東部管道公司任何股權,這不僅讓業界感嘆“中石油這一記混改重拳砸得有決心”。
公告顯示,以2013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對上述“擬出資資產”進行審計,經審計確認的總資產為816.73億元,總負債526.72億元,凈資產290.01億元。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依據重置成本法,對擬出資資產進行評估。評估后的總資產為916.27億元,總負債526.72億元,凈資產389.55億元。
東部管道公司擬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擬為100億元。在該公司成立之后,中石油擬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但中石油同時強調,本次股權轉讓方式為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掛牌結果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按照中石油的意圖,上述股權轉讓有利于促進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優化公司資產配置和融資結構,實現產權結構多元化的目的。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分析認為,管道本身的收益比較穩定,對投資者有吸引力。“管道就像是高速路,只要有車走就容易盈利,以現在形勢看,國內對天然氣需求很大,應該不會有這方面煩惱。所以,如果中石油這次混改對象僅針對管道,而沒有銷售虧損的進口氣那部分,投資者們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北京商報記者昨日聯系到中石油相關負責人望得到進一步了解,但截至發稿時,并未收到其相關回應。
在林伯強看來,僅從中石油欲將新成立的管道公司100%的股權完全拋售出去,可見這一能源巨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決心。
其實,早在2012年,中石油就已宣布,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項目將引入全國社保基金、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和寶鋼集團等股東,這也被視為我國油氣管網向社會資本開放的第一槍。
今年來,就在國內對油氣巨頭們混改格外關注之時,中石油曾在3月公布的2013年財報中介紹稱,集團正在積極探索創新多種有效模式,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全面擴大與民間資本、金融資本和國外資本等各類投資主體的合資合作,著力打造油氣管道、未動用儲量和頁巖氣、煉油化工、海外油氣業務等合資合作平臺;探索管道收益權、應收賬款及加油站收益權等資產證券化;嚴格規范合資合作項目運作,完善監督機制。
對于管網放開,國家層面的態度也早已明確:力挺。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通過政策正式明確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的范圍為油氣管道干線和支線,以及與管道配套的相關設施。當時,國家能源局還稱,正在努力創新監管工作機制,加大監管工作力度,積極促進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王曉坤認為,中石油的管網放開,從某種程度上看是對國家政策的一種響應。而這種放開,對于民資較為有利,其投資收益比較穩定。另外,從事能源開發的民企等其他企業也將從中受益,高壟斷破除后。這條高速,交錢就可以通行,有利于市場競爭。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