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9日國內成品油價今年首次上調,但從2014年7月以來的“13連跌”,讓替代能源特別是頁巖油氣企業陷入成本高企帶來的發展困局。
1月15日,遼寧成大發布油頁巖綜合開發利用(一期)項目進展及風險提示公告,表示公司2014年度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處于微利或甚至虧損的情況,對此次募投項目產生不利影響。
“頁巖油因其特有的開采條件與技術要求,生產成本遠高于傳統石油。”山東能源龍礦集團龍福公司總經理徐茂強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低油價的沖擊下,不少頁巖油氣企業經營困難,有的甚至被迫減產、停產。
承壓
在國家新能源政策的支持下,這幾年,頁巖油氣開發進入高潮期。但從去年7月開始的成品油價接連下跌,讓頁巖油氣企業感受到了巨大生存壓力。
據了解,相較原油,頁巖油氣的開采成本更高。平均而言,美國頁巖油氣企業需要65-75美元/桶的油價才能開始盈利;如果油價維持在60美元以下兩個季度,三分之二的企業將經營困難,不得不減產,而到40美元以下時,就只有不到10%的頁巖油氣企業能盈利了。在我國,頁巖油氣開發尚處在初期階段,地質地表條件相對北美地區更為復雜,施工難度更大,這造成了開發成本偏高,企業因此難以承受油價下降帶來的沖擊。
“今年第一次招標價3200元/噸,第二次招標價2800元/噸,刷新了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價格。”徐茂強說,作為山東省惟一一家油頁巖綜合利用企業,龍福公司深切地感受到了市場的寒冷。2014年該公司首次售油的合同價僅為5691元/噸,比上年同期下降70元/噸。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保持盈利的龍福公司在去年四季度遭遇了虧損。山東能源集團位于吉林的樺甸油頁巖項目也在2014年陷入虧損狀態。
同時,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環保法》,是國內頁巖油氣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新挑戰。被業界稱為“硬拳頭”的新《環保法》將對一些高污染行業產生巨大沖擊,而頁巖油開采企業由于目前技術的特殊性,天生就會帶來諸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廢物處置等環境問題。
“在高額回報下,過去幾年,很多頁巖油企業都保持高負債運營,油價下跌后企業盈利指標也迅速惡化,企業將難以通過融資維持經營。有些頁巖油企業將被迫減產、停止項目,甚至破產清算。”對頁巖油氣企業的現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郭荊璞如此表述。
新契機
盡管國內油價迎來2015年首次上調,國際油價出現了鮮見的暴漲,但各機構對未來油價的走勢并不樂觀。中宇資訊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經濟走勢欠佳、油市供應過剩、OPEC 不減產等利空因素仍占據上風。有分析認為,國際原油市場依然供大于求,低油價仍是主基調。
“今年的情況仍不容樂觀,我們面臨的是系統運行效率下降、設備維護成本增加、原料品質差、環保壓力加大等諸多難題。”龍福公司副總經理張維華坦言。
對國內外頁巖油氣公司在不同的選擇道路上或生存發展或減產調整,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際原油在每桶60美元及以下的行情或將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今后還會有其他頁巖油公司倒閉或被并購重組,這將是頁巖油行業并購重組的新契機。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