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消息稱,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將于近日赴澳大利亞,最快將于本周內簽署中澳自貿協定。
作為全球第12大經濟體,澳大利亞將成為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的最大發達經濟體。根據協定,到2019年,占中國向澳大利亞進口總額93%的商品將實行零關稅。目前對焦煤征收3%的關稅將被即刻免除,對熱能煤征收6%的關稅將在未來2年內豁免。而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孫芳安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澳自貿協定有望在今年6月底前正式簽署,并于今年底前開始生效。
我國從2009年開始成為煤炭凈進口國,之后煤炭凈進口不斷增長。2011年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煤炭進口國。2012年和2013年,中國煤炭進口量分別達2.9億噸和3.27億噸,增幅約為27%。
恢復最惠國稅率
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下滑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國內煤炭產能過剩,供需矛盾尖銳。進口煤的增加,對本已處于下行通道的國內煤炭市場沖擊明顯。2014年中國財政部9日稱,將自10月15日起,調整煤炭進口關稅,取消無煙煤等五種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恢復最惠國稅率。根據新規,中國將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五種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稅率。2014年全年進口煤炭2.91億噸,下降10.9%。
降本效果有限
澳大利亞是我國最大煤炭進口國之一,也是我國第一大煉焦煤進口來源國,2014年我國進口澳大利亞煤炭約9405萬噸,占比達32.42%,其中,煉焦煤3120萬噸,占我國煉焦煤進口量的51.5%。2015年1-4月份進口煉焦煤1467.3萬噸,澳大利亞703.5萬噸,占比47.9%,4月份進口均價105.6美元/噸。中國進口澳大利亞焦煤的關稅從3%降為零,這意味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焦煤成本將降低22.6元/噸左右。按入爐煤配比15-20%,則噸焦降本4.5-6元/噸。
澳大利亞是僅次于中國、美國、印度的世界第四大煤炭生產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尤其是煉焦煤出口持續位居世界首位。2013澳大利亞新政府上臺后,為了減輕煤炭企業負擔,決定取消碳稅和礦產資源租賃稅。但由于目前全球煤炭市場價格處于疲弱格局,其效果十分有限,煤企利潤微薄。2014年中國從澳大利亞的煉焦煤進口量增長3.5%至3120萬噸,而從蒙古國的進口量下降了4.2%至1479萬噸。 進入2015年市場格局發生轉機,前兩個月,中國從蒙古國累計進口煉焦煤222萬噸,同比增長70%;從澳大利亞累計進口煉焦煤380萬噸,同比下降25.4%。 盡管煤炭運輸較澳大利亞更為不便,但是蒙古國煉焦煤價同澳洲煤價相比優勢明顯,吸引了眾多的鋼鐵生產企業。中國進口澳大利亞焦煤的關稅從3%降為零,有利于其提高出口競爭力。
對國內煉焦煤市場沖擊有限
受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煤炭消費持續下降,產能的大量集中釋放,進一步加劇市場供大于求的壓力,煤炭行業景氣度不斷走低,煤炭價格大幅回落。煉焦煤進口量亦同步回落,2015年1-4月我國煉焦煤累計量為1467.28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476.72萬噸,同比下降了24.52%。國內煤炭貨源供應相對充足,價格持續處于低位運行,制約著國外煉焦煤的進口量。近期主要港口進口煉焦煤庫存持續回落,表明進口煉焦煤市場活躍度較低。
金融衍生品焦煤期貨的反應
2014年10月8日國務院宣布,自2014年10月15日起將焦煤關稅由零關稅提高至5%。受此影響,焦煤期貨于10月9日全線漲停。2015年6月15日期貨黑色系全線走弱的背景下,焦煤期貨卻“一枝獨秀”小幅飄紅。事實上,我國進口煉焦煤不僅隨國內煤炭大幅下跌同步回落,而且,統計數據顯示,2-4月蒙古占我國煉焦煤進口總量的比重逐月增長;而來自澳大利亞等國的煉焦煤呈現下降趨勢。中國進口澳大利亞焦煤的關稅從3%降為零,對市場預期影響不大。
綜合觀點
經濟疲弱,產能過剩,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擠壓了傳統化能源尤其是煤炭的生存空間,煤炭價格或將保持低位運行,制約著國外煉焦煤的進口量。而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小型高爐的淘汰,意味著焦炭使用質量的提高,澳大利亞焦煤具有單種煤灰分、硫份適中,熱強度高的特點,在性價比良好時,適當配入有利于改善焦炭的質量。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