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皙精致的小臉,扎一把精干的馬尾,說起話來干脆利落,干起工作也毫不含糊,聽到她爽朗的笑聲會讓你頓時覺得煩惱煙消云散。她就是河南油田采油一廠地質研究所動態室的組長張薇。
張薇最初給人的感覺的瘦弱而文靜,了解她的人都說:“她的骨子里透出一股不服輸的拼勁兒”。她不服輸,愛鉆研,在眾多的技術人員中脫穎而出,成長為采油一廠油藏開發技術骨干,實現了自己的青春夢想。
勤學苦練 從“新兵”到“強將”
在一些人看來,地質工作很辛苦、很枯燥,但她卻樂于其中,從剛入行的迷茫到能夠獨立管理單元,張薇收獲的是在苦練中成長的喜悅。
2010年7月,張薇大學畢業來到了地質研究所這個是科技興油的“大本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地質新兵”。興奮之余,面對繁雜的地質資料、油水井的突發情況以及奪油上產的緊張氣氛,她感到肩上的巨大壓力,但卻又不知從何做起。
為了盡快融入地質這個大家庭,工作中,她努力做一個有心人,勤學好問。白天邊學邊干,將課本上的知識和實際工作相融合;晚上,就把辦公室當成了自己的“練兵場”,翻看大事紀要、追蹤開發歷程、掌握開發特征,常常不知不覺就到了十點多……那種緊張和忙碌好像又回到了高考時節,只是,不同的是,緊張的壓力變成了汲取知識、掌握本領的動力。在師傅的熱情幫助下,不到三個月,張薇已經能夠獨立進行單元的日常管理工作。接手單元兩個月后,她對南108井大膽提出補孔措施,日產油由0.8噸上升到15.3噸。
一年不懈的努力,張薇掌握了較為科學的油藏開發管理經驗。在2013年度油水井動態分析大賽中,她也從新人中脫穎而出,以獨特的思路和精準的剖析獲得了專業技術組的第二名。
獻身油海 新崗位新風采
2013年7月,張薇擔任了魏崗組組長,負責230口油井、95口水井的跟蹤調整工作,她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在工作中,她本著為每一口井負責的態度,時刻觀察他們的動態變化,對不正常井及時分析、及時治理,以保證每一口井的正常高效生產。
年關將近,大家陸續回家和親人團聚,為了保證張店油田新一年的上產,張薇選擇了堅守下來,向開發事業部匯報新井部署。那些日子,她天天盯著鉆井日報,跟蹤新井進度,大年30才忙著往家趕。
那天出現了大霧,公交車都停了,張薇和愛人打車到了湖北小林鎮,司機卻再也不肯往前走,他們只好等到下午霧散了才又繼續往家趕,平時回家四個小時的路程,那天卻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大年初一,張薇又接到上級部門要組織完井討論的通知。經過短暫的考慮,她還是決定大年初二返回了工作崗位。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她一共部署5口高效調整井,區塊的開發效果得到很大改善。
面對當前低油價、新常態的雙重影響,油田開發難度越來越大。為了更好的穩定老井產量,張薇帶領組員凝練出魏崗油田綜合調整技術對策,并在現場得到成功應用,2014年調配120余井次,見效35口井,增油4000噸。
努力鉆研 老探區新戰場
“80后”的張薇沒有經驗,沒有閱歷,但她有的就是一股闖勁。不斷解放思想,勇敢挑戰困難,張薇感受到忙是一種快樂,一條條增產措施,一次次調整見效,讓她享受到了攻克難關后的喜悅。
美國石油地質學家華萊士?E?普拉特說過:“首先找到石油的地方是在人們的腦海里?!睆?012年3月接手管理張店油田開始,張薇就努力鉆研老油田挖潛增效的新方向、新辦法。
張店油田屬于復雜斷塊油藏,張薇發現南38斷塊目前構造與實際存在較大矛盾。于是,張薇白天纏著靜態技術人員,向他們學習繪制斷層和剖面的方法,晚上就趴在辦公桌上,對著測井曲線一口口井進行對比。那些日子,她連晚上做夢都是地層的走向、斷點的組合。幾天下來,張薇快熬成了“熊貓眼”。經過一連十幾天的奮戰,她終于重新恢復了南38斷塊構造,增加控制地質儲量24萬噸。她們在該區域集中部署了2口采油井,張1407、張1409井2013年7月投產后日產油均達到12噸以上。
付出得到了豐碩的回報,張薇獲得了2014年度河南油田“先進生產者”和采油一廠“勞動模范”稱號。外表瘦小的張薇,就像一朵薔薇花,芳香,堅定,對地質工作的熱愛、肩頭的責任支撐著她在科技興油的道路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無悔的青春。(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