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經國土資源部審定,中石油安岳氣田磨溪區塊龍王廟組氣藏,探明地質儲量4403.85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3082億立方米,標志著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勘探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龍王廟組的突破引領四川盆地勘探、開發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寒武紀時代”。搶抓機遇,行動第一
面對轟動石油行業界的爆炸性新聞,有人在羨慕、有人在感嘆、有人在嘆息、有人在思索,但有一群人在行動,他們就是西南油氣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開發二所陸相室全體科研技術精英們。在他們心中,行動永遠是第一位的。
陸相室全體科研人員在保證川東北陸相各項生產、科研任務圓滿完成的同時,于2014年10月開始積極組織技術人員針對川東北地區寒武系開展前瞻性研究。他們的研究沒有項目支撐,沒有任務工單,更沒有報酬,但他們依然利用業余時間堅持不懈,積極探索,深入研究,為何?因為他們是具備良好科研素質的科研團隊。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高超的戰術水平,是他們科研素質的核心。遠瞻前沿,循序漸進
陸相室多年致力于川東北陸相致密碎屑巖油氣藏研究,海相寒武系對他們而言將是一個全新的巨大挑戰。面對新的挑戰他們沒有好高騖遠,而是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團隊在通過四川盆寒武系區域沉積環境、構造演化等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以及廣泛調研后,經過多次研討與論證,確定了川東北地區通南巴構造帶為進一步深入研究遠景目標區;科研人員緊密跟蹤勘探南方公司馬深1井實施進展及效果,科研與生產動態結合,通過磨溪、普光等大型氣田形成主控制因素研究及類比,進一步深入開展通南巴構造帶龍王廟組潛力分析。播種夢想,收獲成長
2015年10月,全體技術人員精心準備的陸相室針對龍王廟組第四次研討會即《馬深1井龍王廟組鉆后認識》在1701會議室悄然進行。研討會上,何祖榮、葉茂才、全永旺等科研技術人員分別就地層、沉積、儲層、馬深1井實施效果等進行了精彩、深入的論述與論證。據目前馬深1井實施效果分析表明,針對通南巴構造帶龍王廟組的前瞻性研究卓有遠見、成效顯著。馬深1井的“鉆頭”對前瞻性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與肯定。通過討論科研技術人員就廣受關注的地層、沉積、顆粒灘、儲層等問題,形成了統一認識、取得了一系列建設性的結論,為歷時一年的前瞻性研究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金秋又是一年的收獲季。一年的辛勤付出,收獲的不僅是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結論,更重要的是技術人員的成長。秋葉飄逝著,收獲的卻是成熟的果實。我們堅信,待到來年,科研之樹必將開滿希望之花。(程洪亮 李柯萱 樊芳 李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