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召開前夕,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毅,在第四屆環境保護年會暨中國環境治理高峰論壇上就未來中國的碳排放峰值與情景展望、綠色發展與達峰路徑等做了分析。
中國向聯合國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報告顯示,中國到2030年的自主行動目標是: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這意味著未來5到10年是我國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時期。
王毅認為,在生態文明框架下,應適應新常態和新趨勢,以不晚于2030年實現碳排放峰值為導向倒逼綠色循環低碳轉型發展。王毅建議,未來中國應以約束性指標(碳總量、碳強度、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碳匯)為核心,引領能源節約、可再生能源發展、環境友好,促進經濟轉型,優化產業結構,形成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模式,同時推動目標體系、體制機制、管理模式、政策措施的全面轉型,推進低碳、環保的協同控制和協同效益。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