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王銀畫個像,“為人硬氣”、“做事有底氣”是絕對繞不開的個性標簽。2015年對于王銀來說,可謂是“雙豐收”的一年。6月份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底又評選為公司勞模。這么厚重的“獎勵”,與他平時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優秀表現分不開。
“就是要當‘學霸’”
2010年9月,王銀從氣加車間調到了環氧芳烴分部。面對新工藝、新知識和新環境,王銀絲毫不“怯場”,以坦然的心態,迅速調整角色,畫流程、學工藝、知安全、記操作,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自我加壓。有的人笑他:“都快奔5的人了,還和一班小年輕比啊。”王銀心底就是不服氣,“要做就要做好,誰說年紀大不能當‘學霸’”。
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王銀勤奮努力、樂于學習,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2012年分部上崗資格考試中還取得應知和應會兩單項第一和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真扎實!”和他一起培訓的同事們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
“哪里有困難,我就上”
2012年8月,裝置進入生產準備及試車階段,王銀進入裝置建設現場擔當助檢。由于裝置處于開工前期,工作條件十分艱苦,“臟、亂、差”嚇退了不少人。但是面對困難,王銀主動請纓,從開工初期的“三查四定”、單機試車、吹掃、氣密,到換熱器搶修,他都身先士卒,細致認真,重活累活搶在前面。
在裝置氣密試驗時,為保工期,王銀“白加黑”、“6加1”犧牲休息時間,冒著酷熱,每天爬高下低,認真查找漏點,堅持劃區域分班組有計劃地開展工作。雖然檢查工作壓力大、強度高,但他以高標準要求,嚴把施工質量關,憑著自己的責任和熱情,提出各項整改意見200余項,為裝置一次開車成功添磚加瓦。
“不放過任何一個小隱患”
如果說,強烈的使命感養成了王銀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職業素養,那么高度的責任感則練就出他的“火眼金睛”。自裝置開工以來,王銀發現多起安全隱患并及時有效處理,屢立戰功,為裝置安穩生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014年8月的一個夜班,王銀按慣例進行交接班巡檢,當走到裝置溶劑泵P-811旁時,細心的他覺得機泵的響聲有點異常。他立即用工具對機泵進行仔細“體檢”。240攝氏度!他嚇了一大跳。對于正常生產只有五六十度的機泵來說,嚴重“高燒”可能導致潤滑油高溫氣化,防塵環磨損破碎,機泵密封面臨失效,隨時可能造成機泵抱軸故障。王銀第一反應,切泵!當切泵前例行檢查完畢,王銀和外操合作完成倒泵,這才松了一口氣。
2015年,裝置設備隱患事故逐漸增多,為保證裝置安全生產,王銀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決不讓隱患“萌芽”。9月3日凌晨,王銀在DCS監盤時發現碳4原料流量曲線波動大,經確認是原料罐區送料泵故障,造成裝置原料中斷。于是,他立刻組織班員進行生產操作調整。在長達15分鐘的原料中斷過程中,由于他組織生產有序,裝置未發生超溫、超壓、物料泄漏等次生事故,并很快恢復了正常生產。
化工生產波動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后性。當天凌晨兩點半,裝置精制脫輕系統出現了異常波動,主操精心調整并無明顯好轉。隨著脫輕塔液位不斷降低,系統停工迫在眉睫。“姜還是老的辣”,憑著豐富的操作經驗,王銀判斷應該是脫輕塔釜液泵出口調節閥故障。經外操現場確認,調節閥確實已抱死,無法動作。他立即安排外操將調節閥切出,利用副線控制,穩定了系統操作。由于處置及時得當,成功避免了一場非計劃停工事故。
作為裝置的“老大哥”,一名老班長,王銀總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他不僅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在工作中充當“領頭羊”的角色,同時還注重發揮集體的作用,和班員們群策群力,共同解決生產難題。逢年過節,他還主動邀請留守的外地單身職工到家里做客,讓他們在萬家團圓的日子里感受到家的溫暖。
(武漢石化 鄒玲 王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