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雙火眼金睛,能把別人眼里的廢品用靈巧的雙手變廢為寶,你盯著形形色色的各種商品,他卻在別人丟棄的廢品里“淘寶”不斷,化腐朽為神奇。要評選“廢品達人”,中原油田采油二廠采油管理一區2號站副站長徐玉嶺當之無愧。
這不,該廠2號站二氧化碳流程剛改造完,徐玉嶺就盯上了包二氧化碳流程剩下的邊角料。“師傅,這廢鐵皮恁還有用沒,能給我嗎?”他笑著詢問施工人員。“沒用了,你要這干嗎,賣不了幾個錢。”“我有用,呵呵。”不多解釋,得到應允的徐玉嶺像得到寶貝一樣趕緊將地上的邊角料撿起來。
中午,站上職工都下班了,上八點的徐玉嶺拿出工具,開始搗鼓淘來的鐵皮。他先用尺子量了一下尺寸,再用粉筆做上幾個標記,然后拿起剪刀剪起鐵皮。不一會兒,十個大小形狀一樣的長方形鐵皮塊剪好了,他用手掰了掰,皺了下眉頭,沉思片刻,用鉗子將每塊鐵皮的上下面向內折了一圈,硬度達到了他的要求,他又用釘子在每塊牌子上鉆了兩個眼,纏上鐵絲做掛鉤。接下來,他用木棍纏上棉紗蘸著紅漆在鐵皮上寫下了“正在施工”、“請勿合閘”、“間開井”等提示語,原來他要這些邊角料是為了制作安全警示牌。下午上班的時候,說他是“廢品哥”的外部施工人員,看見被自己丟掉的邊角料在徐玉嶺手里變廢為寶,禁不住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他確實是個“廢品哥”,在他的工具房里,除了這些邊角料,還有生了銹的鐵絲,破舊褪色的橫幅標語等等,可別小看這些廢料,每一個都在徐玉嶺的手里得到了蛻變。舊標語被他制作成了風向標,拆下的廢管線搖身一變變成工具加力桿,舊竹竿被他用來改良旋轉懸繩器……當下石油行業進入“寒冬期,咱就要勒緊腰帶過日子”。在徐玉嶺的影響下,周圍的職工掀起了一陣陣“淘寶”熱,能利用的利用,能不花錢的就不花。以前不屑一顧的廢料,現在變成了搶手貨,不僅節約了資金,更增強了職工的節約意識,這樣的“廢品哥”誰不想做呢!
(中原油田 王遠程 徐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