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鉆井二公司機修站電焊工、高級技師沈軍參加工作22年來,熱愛本職工作,敢于創新。他發明的遠程遙控放噴點火裝置、手工電氣焊割輔助工具,獲得了國家級新型實用專利。他研發的泥漿攪拌器一體防爆啟動器等8項創新成果,都分別獲得了局級獎項。他本人也先后獲得油田首屆“中原工匠”“優秀創新能手”、公司首屆“十佳工匠”等多項榮譽稱號。
電焊是一項又苦又累的工作:在春寒料峭中奔走于野外井隊,在40攝氏度高溫中跪臥作業,在瑟瑟發抖的寒風中徹夜蹲守,在狹小的作業空間中蜷縮焊接……滾燙的焊花不時會濺到胳膊和脖子上,并將工作服和貼身衣服燙出大大小小的洞。面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沈軍總是說:“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一定要把它干好!”
剛開始接觸高難度的合金鋼焊接時,焊道成形總是不理想。為了提高焊接技術,沈軍白天加班練焊接,晚上找來專業書籍查找焊接相關資料,然后在本子上反復設計焊道的形狀和劃焊條的方法。漸漸地,他悟出了許多門道,對熔池滅弧的方向、停頓時間、電流在每一層施焊時的大小都做到了了如指掌。
除了從事電氣焊工作外,沈軍還負責井隊電氣設備的維修和配套安裝工作。國內鉆井隊大多屬于老舊設備,極易出現各種故障。每次接到搶修任務,他都是立即趕往鉆井隊及時處理。
2007年11月20日下午4點多,冀東50715鉆井隊在起下鉆時電磁剎車出現故障。接到任務后,沈軍馬上備好配件驅車前往。深夜兩點多到達后,他當即展開搶修,僅用14分鐘就讓癱瘓的電磁剎車恢復了正常運轉。現場的人都驚嘆道:“這么快就修好了?真是不可思議!”
沈軍愛動腦筋,需要解決的問題、忽然想到的點子,他都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經常翻看琢磨。在長期工作中,沈軍發現焊工需要長時間舉著焊把焊接,時間一長就會影響手的穩定性,從而導致焊縫質量不合格。于是,他細心琢磨,設計制造出了手工電氣焊割輔助工具。此工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工作時可把手臂置于托架上,從而提高了焊接的穩定性,焊接質量和工作效率也明顯提高。
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沈軍還善于鉆研業務。工作22年來,他不僅學習了電焊工相關業務知識,還自學了電工電子、機械、PLC編程等知識。他先后研發出了遠程遙控放噴點火裝置、泥漿攪拌器一體防爆啟動器。其中,遠程遙控放噴點火裝置能在2000米距離內克服雨雪等惡劣環境的影響點燃放噴氣體,實現精準點火;泥漿攪拌器一體防爆啟動器整合了復雜的電路,兩個接線箱合并為一個,少了一次接線環節,減少了安全隱患,并為維修和保養提供了便利。他改進的泥漿循環罐照明系統,通過簡化電路減少了搬家安裝的工作量,通過增加亮度改善了泥漿罐面的工作環境。
沈軍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公司的充分肯定。面對榮譽,他沒有驕傲,而是積極投入到“傳幫帶”工作中,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其他同事。在公司電焊工職業技能競賽中,他為參賽選手義務講解板材和管材焊接的操作要點及考核標準,使大家熟悉判定規則、提高可挖掘空間。期間,他還幫助學員們設計了科學的訓練方法,制訂訓練方案,結合“講、學、練、評”等多種手段,迅速地提高了選手的操作技能和適應比賽的能力。
沈軍在平凡的焊工崗位上默默工作了22年,盡管每天重復著相同的組對焊接工序,但伴隨著閃閃發光的焊花,他把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默默地寫在了那一根根焊條上,在電焊弧光中照亮出他的精彩人生。
(中原石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