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經濟擴張的能源需求,未來10年印度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將飛速增長。在國內天然氣產出疲弱以及跨陸運輸落后的情況下,印度將與中國和日本爭搶資源供應。
經濟總量過萬億美元的印度,已經是全球第八大LNG進口國,而未來10年進口量或增長五倍之多。面對來自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對手國家的競爭,印度需要加緊行動,確保獲取所需的LNG資源。
“日本LNG需求快速增加,將限制印度等新興市場取得LNG的能力,”美國銀行美林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說。
專家表示,這些額外供給最可能來自于LNG主要出口國卡塔爾,以及澳洲。卡塔爾已經在按長期合約向印度供應LNG,并于去年提高產能。澳洲的產能則正在迅猛擴張。
由于澳洲LNG項目已然非常昂貴,同時成本還在不斷攀升,若遲遲不達成長期供應協議,則最終受損的可能還是印度買家。
澳洲定于2015年及以前投產的LNG項目,已經至少與買家簽訂了初步長期協議。
雖然買家經常抱怨長期亞洲LNG合約與高油價聯系緊密,但印度要是不想被日本和中國奪走供給,就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快點在協議上簽字。
印度買家已經在被迫和出手闊綽的日本爭搶卡塔爾的LNG現貨船貨。日本3月強震和海嘯發生后核電廠關閉產能,日本企業不得不增加LNG進口。
分析師認為,日本的買盤可能令全球LNG基本面收緊,數年內都可能對價格構成支撐。
“多年以來,印度公司都不愿簽署長期合約,希望為LNG爭取到更好的價格。但事實將證明這種策略的代價是高昂的,”咨詢公司PFC Energy的能源分析師Natalie Bravo說。
印度大型進口商Petronet前財務總監Amitava Sengupta稱,對于那些計劃建立昂貴進口設施的LNG進口商來說,與繼續等待比較起來,現在就簽署長期協議能確保業務更為賺錢。
“印度公司肯定應該尋求簽署10-15年的中期合約,”他說。
文章稱,隨著每年約以8%的速度迅速增長,且相較碳排放大的煤炭及石油而言,天然氣的吸引力日增,印度到2020年前的天然氣消耗量可望比目前成長一倍。
“印度的天然氣需求到2020年料倍增,這些增量需求中的多數將需由LNG供應。”PFC的Bravo稱。
咨詢顧問機構Bain & Co.稱,約10年內LNG每年需求可望高達5,000萬噸,將比2011年3月31日止年度進口量886萬噸增加約四倍多。
Bain的主管Christophe de Mahieu表示,印度發電業需求的增加將推動這股成長。“我們預計電力需求將繼續成長“。而能源組合有利天然氣。
諮詢顧問公司Wood Mackenzie則較為保守--但仍預期LNG進口到2020年將成長近兩倍。
“長期而言,我們預計LNG需求將有相當大幅的成長......我們預期2020年將進口2,500-2,600萬噸。”Wood Mackenzie分析師Tim Welton稱。
對于供應的競爭可能很激烈。日本為彌補核電產能的損失,其天然氣發電廠對LNG進口需求料從2010年的7,000萬噸增加700-800萬噸。
中國的LNG進口量預計也會增加,料由2010年的略逾900萬噸增長約四倍至2020年的4,600萬噸。
文章稱,印度最大的天然氣傳輸業者GAIL 估計,未來10年該國的天然氣總需求將從每日225百萬立方米(mmcmd)激增至500 mmcmd。
印度最大的LNG進口商Petronet LNG 認為,五年內需求可能成長至380-400 mmcmd;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稱,到2020年前天然氣供應缺口可能達130-140 mmcmd。
對于國內供需預估的分歧相當大。今年稍早Reliance Industries 承認其D6油氣田產量下滑,使得原本以為這個國內供應來源能為滿足需求做出高度貢獻的希望暗淡。其為僅次于Mumbai High的印度第二大天然氣生產者。
國內探勘成果欠佳,使外界沒什麼理由預期國內情況會出現好轉。地緣政治的障礙使印度未能通過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鄰國輸運供應,讓LNG成為供應的唯一重要來源。
為應對進口增加,印度計畫斥資數以十億美元計,讓LNG進口終端站處理能力從每年的1,370萬噸,擴充至2,600萬噸。當前的終端站由Petronet和全球巨擘皇家荷蘭/殼牌石油集團RDS.L營運。
GAIL董事長B.C.Tripathi告訴路透,印度輸運管線網絡將需全面檢修和擴充,以使天然氣送達市場,那將需要對印度輸送管網絡投資高達3,500億印度盧比(78億美元)。
Tripathi表示,到2020年前,該網絡輸運管線將需從約11,000公里擴充至逾20,000公里。
分析師稱,為確保長期供應和基礎建設的投資,需對印度天然氣定價結構進行大整頓。
印度大部分天然氣是以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4.2美元的基本價格出售。Tripathi表示價格至少必須升至8-10美元mmB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