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巡檢都要給光桿涂抹黃油2-3次,否則盤根就會刺漏,麻煩!”
“生產流程中的閥門、流量計等拆裝費時費力,怎么辦?”
“井口密封盤根更換時間長,影響生產時效,怎么辦?”
遇到這些難題,且聽西北采油三廠TK806井崗位人員鄒松是怎么說的,“生產有困難,就找咱們《國宏技改室》技師楊國宏,他研制的技改創新產品專治油氣生產中的‘疑難雜癥’。”
發現困難細琢磨
“楊大師,你怎么今天也來井上了?”“我來試驗一下技改產品‘精制注脂炮’,看看好不好用。”“嘿,你真厲害,又一個技改新產品出來了。”
“哦,楊大師,你看看我們井上的這個問題能解決不?”鄒松伸出正在擦拭采油樹油污的雙手:“哎!你看這!”
去年3月份,在TK806井。楊國宏看了看正在井口打掃衛生的鄒松,又看了看井口盤根刺漏,給采油樹造成的污染。這時他將目光轉移到了光桿密封盒上,半天沒有說話。
鄒松又說:“咱們井口密封盤根幾乎每天需要更換一次,而且每次巡檢都要給光桿涂抹黃油,潤滑光桿。不然就會發生刺漏,且光桿磨損嚴重,易造成污染,這個難題亟待解決!”
面對難題,楊國宏根據油井液性、光桿偏磨、盤根質量等方面開始判斷分析,查找癥結所在。
創新動作解難題
針對井口盤根泄漏問題,楊國宏分析認為,光桿潤滑是保護光桿、延長盤根使用壽命,有效防治光桿腐蝕的得力手段。他查閱資料,勾畫草圖,與技改室人員反復討論。半個月后,楊國宏帶著技改產品“井口光桿密封潤滑裝置”來到了TK806井。
“楊大師,你這個是?”
楊國宏告訴鄒松,這是根據咱們這口井的情況,研制的“井口光桿密封潤滑裝置”,今天先來試驗一下,看看實用不。
他們按照相關操作,將技改產品安裝到了井口。看到啟機以后無異常情況,他才告訴了鄒松裝置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這個我已經調節好了,你注意觀察,有什么異常情況請及時跟我聯系。”
聽了楊大師的話,鄒松看到新技改,心里暗自高興,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技改成果創效益
“井口光桿密封潤滑裝置到底行不行。”10天后,楊國宏來到TK806井,鄒松、金慶榮二人立即迎上前去,翹起大拇指高興的說,“楊大師,你太厲害啦!我們的難題你解決啦!”
一個月后,楊國宏再次來到該井,看到井口干凈整潔和崗位人員高興的樣子,他就知道大家比較滿意。
經過試驗,使用該技改裝置以后,井口盤根不滲不漏、干凈整潔。現場人員告訴楊國宏,認為這項技改非常成熟,可以推廣應用。該技改項目的研制成功,在降低員工勞動強度、做到安全環保生產的同時,還降低了光桿更換頻率、節約了盤根、提高了開井時率等,全廠年可增效180余萬元。
他研制的“法蘭撐拉裝置”、“ 盤根取裝器”解決了閥門、流量計等拆裝費時費力和井口密封盤根更換時間長,影響生產時效的難題,并在井站廣泛應用,效果顯著。同時,楊國宏還培養出了李江、邢廣霽等好幾個徒弟,也成為了生產一線排憂解難的“神醫”。
據悉,楊國宏至今已有26項技改革新成果在全廠乃至西北油田推廣使用,并有13項獲得國家專利,累計為油田解決各類生產難題200多個,創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
(西北油田 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