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李如飛)科技推動企業發展,科技建設堅強水電網。“十一五”期間,河南油田水電廠科技創新工作成績卓越:有一項科技成果獲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21項科技成果獲局級科技進步獎。獲國家授權專利10項,位列存續單位第一。
????科技創新動力十足
????“要堅持把科技進步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針對制約河南油田水電廠發展的‘瓶頸’問題,大力引進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技術改造步伐,依靠科技興廠,依靠科技提高水、電網運行質量。”這是河南油田水電廠在“十一五”初期,對科技工作提出的要求。
????按照這一要求,河南油田水電廠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緊密結合水、電生產建設,針對水電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從生產運行實際出發,認真進行選題立項論證,抓好新立項目的開題設計審查,明確項目的研究內容、技術路線、技術經濟指標等。強化局、廠計劃項目的三級管理模式,按季度、半年、年度進行動態管理,做好檢查考核,確保了每個科研項目做到計劃落實、進度落實、資金落實,順利實施。“十一五”期間,河南油田水電廠共投入技術開發資金700多萬元,完成局級科研項目21項,廠級項目92項,獲綜合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科技投入產出比1:4以上。113項科研項目的成功完成,就像113根堅強支柱,撐起了水電網安全運行的天空。
????在作好科技創新工作的同時,河南油田水電廠也大力開展了小改小革活動。“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小改小革項目349項,涌現出“耐油膠墊開孔器的研制”、“噴油泵拆裝翻轉架的設計制作”等一大批立足生產實際、實用性強的小改小革成果,有效提升了河南油田水電廠的運行質量。
????建立與研究機構及生產廠家的常態合作機制,是河南油田水電廠借助外部力量不斷提高企業科技創新水平的另一舉措。“十一五”期間,河南油田水電廠先后通過技術合作,完成了防舞裝置“失諧擺”的研制和35千伏直配電線路無功補償優化技術、水源井泵站遠程測控指揮技術的研究,提高了水電網運行質量。
????科技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河南油田水電廠不斷創造條件,鼓勵科技人才向現代科學技術的深度和廣度進軍。該廠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組織科技人員參加石油系統和電力系統的學術交流活動,拓展技術人員的視野,活躍科技創新思維;通過邀請研究機構及生產廠家的專家舉辦技術講座,提高了職工的理論水平。通過制作“水電技術與管理論壇”,舉辦電力工作研討會、專題技術研討會、水電技術專責會,組織技術人員緊密結合技術難題,開展研究,獻計獻策,有效發揮了人才隊伍的作用。目前,河南油田水電廠共有專業技術人員404人,其中高級職稱64人,中級職稱189人,初級職稱137人,還有39名技師、高級技師,都是水電建設中的中堅力量。
????從體制到機制,再到人才隊伍,從開展“小改小革”活動到創新科研理念,完成科技創新,河南油田水電廠在科技創新工作中的先進方式,加速了科技創新和實踐生產的有機結合。
????創新助推安全生產
????近年來,油區周遍惡劣天氣頻發,而油田自身生產的成本壓力也在不斷加大。面對這一形勢,河南油田水電廠堅持圍繞提高水電網的抗災能力和運行成本開展科技攻關,努力使建設抗災型、節能型水電網。
????針對近年來油田輸配電線路舞動頻繁發生現狀,河南油田水電廠實施了輸配電線路導線舞動防治措施,在舞動嚴重的線路,根據線路電壓等級和不同區段特點分別采取相間間隔棒、擾流防舞器(防舞動鞭)、失諧擺及增重防振錘等綜合防舞措施,減少舞動對電網造成的影響。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油田電網發生的兩次大規模嚴重凍雨自然災害中,安裝防舞裝置的區段導線舞動振幅較小,未影響安全運行。
????通過開展河南油田配電網絕緣防護及油田配電網可靠經濟運行優化研究,制定出了河南油田配電網絕緣配合整體方案及油田配電網可靠運行優化方案,提高了配電網過電壓防護水平及運行可靠性。通過研制TV消諧與接地選線一體化裝置,并在下變、五變、江變6千伏安裝使用,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10千伏小電流接地系統安全運行的TV鐵磁諧振難題。
????通過推廣應用自主研發的遠程壓力變頻控制技術,引進應用水源井泵站遠程測控指揮技術、三相節電器節電和快速堵漏等技術,使供水綜合單耗從“十五”末的每立方米0.45千瓦時降到“十一五”末的每立方米0.42千瓦時,實現了供水生產的經濟運行。通過在供水主管網中引進應用流量、壓力在線監測技術及水質在線監測技術,實現了管網分析功能及管網狀態監測,提高了供水管網的運行可靠性。
????通過一系列科技項目的研究攻關和新技術推廣應用,油田水電網總體技術指標及安全可靠性完全能夠滿足原油生產、居民生活對電力的要求,水電網穩定性得到加強,抗自然災害的綜合能力得到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