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在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的 “中國能源狀況和國際合作”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我國原油價格采取逐漸與國際接軌的辦法,并指出奧運會后可能根據經濟形勢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
事實上,市場此前也有奧運會后再次調整成品油價格的預期,給正處于頹勢中的油價增添了一層需求憂慮。可能進一步縮減的國內外需求制約了油價的反彈。周一滬燃油期貨一度反彈逾3%,但昨日再度回落近2%;美國原油期價亦繼續走低至112美元以下。
油市反彈再受壓制
周一國內外油市整體反彈,NYMEX9月原油于電子盤中上漲,主要受到颶風威脅及格魯吉亞局勢的支撐。周末,因擔憂熱帶風暴Fay的影響,殼牌石油等公司已從墨西哥灣撤出部分員工,但此后風暴威脅消退,且格魯吉亞局勢緩和,市場重新開始關注需求。油價因此繼續下跌至112美元左右,周二電子盤中一度觸及111.65美元的低點。
滬燃油亦告別反彈,周二低開后全天低位震蕩,主力811合約一度跌逾2%,但尾盤小幅上揚,最終收跌89元至4567元,跌幅1.91%。
最近一段時期,美元連續大幅上升沉重打擊了油價,與此同時,需求陰影也一直存在。短期內美元表現相對平靜,市場關注重點也就放在了需求憂慮上。從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來看,之前高漲的油價已經改變了美國人的出行習慣,駕車出游減少,美國汽油需求今夏旺季反而大幅降低,零售汽油均價已跌至三個月低點。而經濟成長放緩亦令美國上半年石油日平均需求創26年以來最大降幅,同比下滑80萬桶。
上周五,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還調低了其對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預估。OPEC表示,經濟形勢趨弱致使需求增長放緩。今年石油日需求量將增長100萬桶,比上次預估低3萬桶;市場對OPEC的原油日均需求料為3205萬桶,低于該組織7月份的3264萬桶的日產量。
成品油調價是長期趨勢
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總方向是要按照市場規律與國際接軌,目前正從政府控制價格體系逐漸向市場價格體系過渡,奧運會后國內成品油價如何變化,要根據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及國內外能源狀況作出調整。
作為第二大消費國的中國,對于世界石油需求的影響十分重要。今年6月份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就對油市構成了一定打擊。經易期貨分析師魏亞楠表示,預期奧運會后國內成品油提價也是這波油價大幅回調的原因之一。
上海中期分析師宋聰表示,近期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略微緩解了高油價的壓力,但國內進口倒掛依然嚴重,上調的長期趨勢是必然的。
美元短線回調暫利好市場
美元走勢是另一個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美元指數在此前一個多月內連續強勁反彈,造成商品市場大量失血,油價也接連暴跌。目前原油期價跌至3個多月來的低點,美元也逼近年內高位,不少業內人士傾向于美元將進行調整。
國金期貨分析師萬祎表示,美元累計漲幅過大,技術上近期需要進行回調。美元回調將會給商品市場帶來短暫的利好,可能短線抑制原油的跌勢,促進油價一定幅度反彈。
不過,反彈可能依然是暫時性的。萬祎指出,整體的經濟數據并不好,美元回調后仍有上升空間。魏亞楠表示,美元仍處于上升趨勢當中。因此,油價110美元的支撐十分脆弱,國內一旦上調成品油價格,還將繼續打壓價格。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