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OPEC達成了減產決議,但卻未能阻止國際油價下跌趨勢。因受美元走強及颶風破壞小于預期的影響,昨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主力10月合約下跌6.86美元至每桶94.15美元,報價6個月來首次低于100美元。
近日,颶風艾克(Ike)襲擊美國德克薩斯州沿岸,至使該區域不少能源基礎設施關閉。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切爾多夫表示,颶風艾克的強度與掀起的巨浪,可能造成最嚴重的破壞。美國能源部估計,97%的墨西哥灣離岸原油生產,93%的天然氣生產將中斷。
市場普遍擔心,颶風加上OPEC減產協議,以及委內瑞拉、玻利維亞驅逐美國大使事件,可能重新引發投資者對原油市場供應前景的疑慮。上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召開例行會議,決定每日實質性減產約52萬桶原油。隨后,玻利維亞和委內瑞拉又先后驅逐美國大使,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還威脅可能切斷對美國的石油供應。
但和市場預期相反,颶風艾克對墨西哥灣能源基礎設施的破壞并不嚴重,企業生產在數日后有望恢復。美國政府還動用戰略原油,總共向康菲石油和Placid Oil這兩家煉廠借出30.9萬桶原油,以幫助其獲得原油供應。
此外,為防范期貨市場惡意炒作,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上周末(CFTC)表示,將對華爾街銀行的交易加強控制,迫使其公布掉期交易頭寸數據。據了解,掉期交易市場大多不受監管,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將其稱為投機者的漏洞,并將油價高企歸咎于此。一直以來,CFTC都在為此辯解,堅持投機交易不是推升油價上漲的首要原因。分析人士認為,CFTC態度變化,可能是因迫于國會施加的壓力。
受此影響,國際原油市場表現平穩,并未出現因供應憂慮所引發的大幅反彈。昨晚北京時間八點前,WTI原油期貨10月合約曾一度下跌6.86美元,報每桶94.15美元。
而近兩個月來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已引起了OPEC成員國的高度關注。伊朗石油部長周日表示,美元走強是推動油價下跌的因素,并且減產決定未完全貫徹執行,市場石油供應仍然過剩。
據了解,不少分析師也贊同美元走強導致油價下跌的觀點,認為颶風和美國政府加強投機監管只是表面現象,而美元匯率變化則是核心問題。分析師稱,美元匯率變化不僅直接影響商品價格,并且美元走強,說明在全球經濟疲弱、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國際資本目前正加速回流美國債券市場,必然從資金層面削弱商品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據統計,8月以來,美元指數的累計升幅已超過了7%。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