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際原油市場出現了新動向:近月合約之間價差不斷縮小以及基金持續增持原油期貨。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庫存和基金持倉動向是原油市場重要風向標,近月合約間價差縮小或暗示原油市場已經到達階段性底部。
由于WTI原油的交割地庫存不斷增加打壓近期油價,形成了近低遠高的高升水市場結構。這種近月合約之間價差不斷擴大,曾經達到10美元以上,并遠超過了近十年來的3-4美元的正常范圍,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月間價差的不斷擴大也提供了利潤豐厚的套利空間,套利者通過不斷增加原油庫存打壓近期合約買入遠期合約獲利,這也是美國原油進口在需求低迷情況下持續增加的原因之一。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由于原油期貨市場中存在如此巨大的套利群體,才導致了原油價格是目前大宗商品中唯一一個沒有出現超跌反彈的品種。
然而近期情況有所改觀,2月13日當周,因進口下滑且煉廠需求微幅增加,美國原油庫存意外減少,受此影響原油大幅反彈至40美元/桶附近,隨后期貨價格便持續穩定在40美元/桶左右,而近月合約之間的價差則不斷縮小。與此同時,CFTC報告中指出,截至2月17日當周,基金原油持倉開始回吐前期獲利空頭頭寸,并增持多頭頭寸4,165手,凈多持倉增加28,438手至45,016手,減持空頭頭寸24,273手。
分析師認為,近月合約間價差縮小或暗示原油市場已經到達階段性底部,套利空間的不斷縮小預示著原油價格很難被打壓到一個更低水平。與此同時,美國原油進口量也有所下降似乎表明了套利者急于抽身而出,基金的凈多持倉則不斷增加市場信心。
另一分析師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對于當前原油市場,支持其企穩回升的原因可能會有以下兩個:第一,美元大幅貶值,顯然在近期非美貨幣走勢疲軟的情況下一時難實現;其次,供求狀況有所改變。當前需求低迷的情況依賴于經濟環境轉暖,但短期內宏觀經濟環境難以改變,因此當前只能寄希望于歐佩克減產,且只有當實質性的減產出現時才有助于原油價格啟穩。而對于庫存減少和基金凈多持倉增加,很難通過短暫行為推斷是否形成趨勢,即要考察連續庫存變動和原油進口變化情況。因此可以把庫存和基金持倉動向作為重要指標跟蹤考察。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油市場上,基金對于期貨和期權交易再度出現較大分歧。基金在期貨上是減空增多,而在期權上恰恰相反的增空平多,由此可以看出基金在原油上發揮作用的更多來自于期權交易,而套利者亦能通過打壓近月油價、賣出期貨期權同時買入原油期貨套利獲益。
綜上所述,現在原油市場出現較大分歧,套利空間逐漸縮小。庫存和基金持倉已經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油價是否仍有下降空間還需等待市場博弈結果。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