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7月2日訊 近兩個月,國際油價從50美元左右一路上漲,毫不費力地沖破了60美元大關并一舉站上了70美元,最高沖至73.21美元,正當經濟學家們擔心油價過分上漲將不利于全球經濟復蘇時,油價飆升的步伐戛然而止。正如在前期上漲的過程中,美元走軟功不可沒一樣,此次油價下滑主要來自于美元的反彈。此外,八國集團財長(G8)會議傳達出的較為謹慎的經濟信號。面對喜憂參半的經濟數據,市場心態較為悲觀。不論市場情況如何變化,決定油價走勢的依然是經濟、供需、OPEC等主要因素。
經濟方面
從經濟狀況來看,全球經濟的領頭羊美國第一季GDP終值為萎縮5.5%,初值為下降6.1%,之后修正至萎縮5.7%。5月耐久財訂單意外上升1.8%,令此前預期下降0.6%的分析師倍感驚訝。盡管樂觀數據顯示全球經濟衰退最糟的時期可能很快結束,但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仍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區間不變,且并未暗示即將撤出寬松貨幣政策,對經濟則持審慎態度。OECD表示,全球經濟放緩之勢即將落底,30個成員國明年可望微幅成長0.7%,迥異于2009年的下跌4.1%,前次則預測明年會衰退0.1%。但還有一份美國數據顯示5月獨棟新屋銷售下降,凸顯飽受重創的樓市依然脆弱不堪。良莠不齊的經濟數據以及美國政府的態度使全球投資者都在猜測市場的發展方向,但不論如何,從金融風暴爆發至今,市場是在逐步走強的,而原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隨著經濟的走強勢必會水漲船高。
供求方面
歐佩克6月12日月度石油報告顯示,歐佩克11個受產量配額限制的成員國(不包括伊拉克)5月份平均日產石油2,590.3萬桶,比4月份平均日增石油11.88萬桶。自2009年4月份以來已上漲42%的石油價格鼓勵歐佩克的一些成員國放棄減產計劃,其中,安哥拉、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是歐佩克成員國中5月份增加石油產量最多的3個成員國。歐佩克5月份只完成75%的減產目標----日減420萬桶石油產量,而4月份的完成比例是77%。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組織,OPEC的一舉一動對國際油價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隨著油價的不斷攀升,OPEC的減產決定不斷被動搖。
庫存方面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7月1日消息,EIA發布的最新周度報告顯示,上周(6月26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SPR除外)較前一周(6月5日當周)減少370萬桶,為3億5,302萬桶,仍處于同期均值水平高位。汽油庫存總量增加230萬桶,低于同期均值中等水平;餾份燃料油品庫存增加290萬桶,處于同期均值水平高位;丙烷/丙烯庫存增加370萬桶,處于同期均值水平高位。上周商業油品庫存總計增加440萬桶,處于同期均值水平高點。
從高企的庫存來看,后市油價要大幅上揚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隨著經濟形勢的緩慢好轉,油價勢必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歐佩克方面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2008年輪值主席、阿爾及利亞能源和礦業部長哈利勒日前表示,能夠維持國際石油市場穩定的油價應在每桶90美元,并預測2010年下半年國際油價能漲到這一水平。他認為目前國際油價漲到70美元以上屬于正常情況,主要原因是近期美國原油庫存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和國際能源機構日前上調了2009年全球能源需求預期,這是該組織10個月來首次調高能源需求預期。歐佩克秘書長15日表示,為避免影響世界經濟,石油價格不應該上升過快,但每桶80美元的價格在不阻礙經濟增長的同時將有助于刺激投資。
從中長期來看,經濟復蘇的跡象已緩慢抬頭,OPEC也竭力控制產出以期達到更高的價位從而維持其利潤,但鑒于近期市場的不穩定性,真正的復蘇還未到來,油價的盤整也是情理之中,但后市還存在上漲空間。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