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在近期結束了一個多月以來100美元附近寬幅振蕩的格局,出現了破位下行。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的加劇使得油價打破了進一個多月以來的平衡,開始下探新的價格區間。原油期貨下跌通道的打開,是基于全球經濟復蘇受阻以及通脹壓力的逐漸升溫。近期基本面的供求狀況、地緣政治的波動都已不是影響油價的核心因素。
全球經濟復蘇受阻重燃市場對未來石油需求增長的擔憂
從近期的數據來看,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進一步的疲軟跡象,相關指標如失業率、消費者信心指數、制造業指數、成屋銷售數據都不能令市場滿意,再加上美債的不斷攀升,也給美國經濟復蘇前景蒙上陰影。于此同時,歐債危機懸而未決,希臘債務危機重新被推到前臺,勢必對本就脆弱的歐元區經濟復蘇再度造成沖擊。經濟增幅低于預期使得市場重燃對未來石油需求增長的擔憂,短期油價上行力度有限。
通脹壓力的升溫使得油價高位運行的壓力漸顯
全球通脹壓力的持續升溫繼續威脅著全球經濟的復蘇。我們可以看下去年11月美國推出QE2時候的通脹指標,CPI的同比升幅為1.1%,遠低于美聯儲2%的目標,核心CPI比值甚至更低。流動性催生的高油價使得全球通脹壓力持續升溫。對于發達國家普遍實行的通脹定標的貨幣政策框架來說,后市難以繼續推出大規模的寬松貨幣政策,油價高位運行難以為繼。
美國政府對高油價態度悄然轉變
5月中旬開始,CME接連上調原油期貨開倉保證金、維持保證金及套利交易保證金,以當時的持倉估算,此舉將增加超過20億美元的原油保證金。同時,奧巴馬也是在公開場合重申將采取措施遏制不斷上漲的油價。在政策的作用下,NYMEX原油期貨的總持倉從前期165萬手的高位一路下滑到目前的150余萬手左右。
這里折射出之前一直對油價上揚保持高容忍態度的美國政府政策態度的轉變。主要還是因為高油價對于需求的抑制效應開始顯現。雖然美國汽油價格在近期創下了4月份以來的新低,但是仍然比去年同期高出36%。在高油價的持續影響下,油品需求同比出現明顯的回落。眾所周知,美國的GDP構成70%來源于消費,持續的高油價會通過影響需求進而拉低美國GDP增長。這是奧巴馬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面對即將到來的2012年大選,保持經濟穩步增長、控制通脹、提高就業率是其面臨的首要任務。美國政府對高油價態度的轉變使得油價缺乏上行的動力。
總體而言,經濟增長的疲軟和通脹預期的升溫使得未來美國在QE2結束后的貨幣政策走向面臨進退兩難格局。鑒于通脹的持續升溫,核心CPI也升至近三年來最高水平,溫和寬松貨幣政策或成主基調。對于油價而言,目前政治屬性已超過其自身商品屬性,中期振蕩下行概率偏大。最終解決高油價可能還是高油價本身。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