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油氣儲備,但高新技術產品卻長期依賴進口。目前在“轉方式調結構”的方針指導下,俄羅斯石化下游行業迎來了發展機遇。同時,金融危機之后俄羅斯經濟快速復蘇,汽車、建筑等行業對石化產品需求旺盛。這些積極的市場信號吸引外商扎堆投資俄羅斯石化下游領域,紛紛興建工廠或設立營銷公司,并瞄準高端產品進行技術投資。
能源經濟是俄羅斯的支柱經濟,俄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能源和原材料出口收入在俄財政收入中占到約一半比重。但金融危機讓其認識到,經濟發展不能只依靠石油和天然氣。針對技術密集型產品主要依靠進口的現實,俄政府正致力于提高本國科技創新水平,大力發展下游高端產品。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2009年6月提出將節能環保、核技術、航天通信、生物醫療、戰略信息技術作為發展創新型經濟的五大戰略方向;2010年3月宣布在莫斯科郊區斯科爾科沃小鎮建造俄版“硅谷”。最近,俄政府又表示,將在未來10年建設6個以裂解裝置為基礎的石化聯合體,包括下游衍生裝置。接連不斷的政策利好,以及建設新項目所需的化工產品和技術,讓跨國公司看到了淘金的機會。
荷蘭帝斯曼公司和俄羅斯古比雪夫(KuibyshevAzot)公司7月4日宣布,雙方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其中一家合資公司主要負責在獨聯體市場銷售尼龍6混配物等產品,帝斯曼持有51%的股份。另一家合資公司在古比雪夫位于俄羅斯陶里亞蒂的生產基地生產尼龍6配混物,帝斯曼擁有80%的股份。帝斯曼也因此成為第一家在俄羅斯擁有生產廠的西方尼龍6供應商。帝斯曼還允許古比雪夫在陶里亞蒂己內酰胺工廠中應用其環己酮專利生產技術,以滿足俄羅斯對尼龍6中間體不斷增長的需求。
德國輪胎生產商大陸公司7月1日宣布,將投資2.2億歐元在俄羅斯建一座400萬條/年的輪胎工廠。新輪胎廠位于俄羅斯卡盧加,計劃于2011年年底開建,將成為大陸公司在俄羅斯業務拓展中的一個里程碑,預計于2013年年底投產,未來工廠可能繼續擴能至800萬條/年。大陸集團乘用車及輕卡輪胎業務部主管尼古萊·澤茨爾(Nikolai Setzer)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在新興市場實現盈利,項目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良好的基礎設施、中心的地理位置以及此前在這里的投資經驗是大陸公司選址卡盧加的原因,而且更關鍵的是大陸的下游用戶大眾汽車幾年前就在該地興建了一座工廠。
6月6日,羅地亞和西布爾就成立特種表面活性劑合資公司簽署了一份意向書。羅地亞指出,這項戰略聯姻旨在在俄羅斯及其他獨聯體國家市場打造一個領先的表面活性劑公司,這一市場需求年均增速超過6%。消費者對香波、護發素、洗滌劑等產品的用量不斷增加,油氣開采領域對高性能解決方案的需求使該地區市場需求量不斷增長。這家雙方各擁有50%股權的合資企業將毗鄰西布爾石化生產裝置,計劃2013年投產。
總部位于丹麥的涂料生產商亨佩爾(Hempel)公司4月28日宣布,為了滿足當地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計劃在俄羅斯建首家生產廠。亨佩爾表示,已與俄羅斯政府簽署投資協議,新工廠將位于莫斯科以東550英里的烏里揚諾夫斯克,總投資3410萬美元,擬于2012年投產。亨佩爾目前在俄羅斯市場上銷售310種產品,新工廠將為當地市場供應不同等級的特種涂料。
此外,高新技術領域的技術投資也在進行。2月22日,陶氏化學全資子公司陶氏歐洲公司和俄羅斯納米技術公司(RUSNANO)公司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增強在快速增長的能源效率、基礎設施、輕量材料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的合作。通過這份協議,雙方將通過一家合資公司加大在俄羅斯的投資,并決定在今后的重要活動中交換技術和商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