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的戰事已接近尾聲,卡扎菲的兒子們,據報不是投降了,便是被捕了,反對派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同一時間,布蘭特原油在數小時內滑落3美元。市場猜測當利比亞問題得到圓滿解決之后,會全面恢復向世界各地供應石油,亦即暗示供應過剩問題可能會再顯著;加上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令人擔憂,屆時油市可能會被看得更淡。
而以西班牙石油公司Repsol及意大利埃尼集團的估計,當危機一旦解決,該地石油生產很快會回復正常,而市場一般認為其產量能在一年內恢復到每天100萬桶。但一向比較保守的國際能源署(IEA),則在6月時預估,若利比亞在此時此刻恢復石油生產,最少要到2015年才能完完全全恢復到戰事前的產量-每日170萬桶,而這個數字相等于全球總產量的2%,即使是哪一方的預估準確,重上生產線絕不是在短短一、兩個月能完成的事,所以油價即使立即急退,亦只屬過敏反應。
經濟衰退,油價回吐
但油價由115美元╱桶水平回吐至最近的75美元低位,歸根究柢是歐美經濟嚴重衰退的錯,再加上早前因利比亞供應中斷,OPEC其中的一哥沙特阿拉伯將其石油日產量提高至近1000萬桶的紀錄高位,再有美國等國際能源署(IEA)成員國釋放石油儲備,有意無意加劇了供應過剩狀況,為油價中期增添壓力。
但從短期而言,雖然IEA繼續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令市場一再預期美國原油庫存增加,但最終美國石油協會(API)周二公布數字顯示,8月19日止一周原油庫存減少330萬,而根據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統計,亦減少了221萬桶至3﹒5177億桶,相對早前接受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增加80萬桶,相距甚遠。資料顯示,最主要原因為煉廠產能利用率提高了,與此同時,日均原油進口量亦減少47﹒7萬桶至877萬桶所致,所以即使上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庫存減少480萬桶,美國原油庫存依然減少,為油市帶來些微短暫的正面訊息。
美今年臺風有6至10個
另外,美國東海岸周二發生強烈地震,地震感波令華盛頓一帶建筑物出現搖晃,地震中心位于弗吉尼亞州米納勒爾,級數為5﹒8,幸好未有引致重大損失或傷亡。除了受地震侵襲,東海岸亦正面臨颶風艾琳(Irene)的吹襲,該颶風由加勒比海地區開始一步一步逼近,美國預測機構指颶風Irene正朝北卡州沿岸邁進,威脅包括紐約在內的東北部。雖然地震及颶風并非直指墨西哥灣,亦未波及任何石油生產設施,但卻警示著風季的影響力,一般來說美國風季由6月1日開始,而每年侵襲墨西哥灣的情況都會為油價帶來支持,根據美國氣象局統計數字,該區2009年有8個颶風產生,上年則有3個,而預料今年更將有6至10個,所以建議投資者不宜對油價看得太淡。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