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積極籌備中的商品期貨品種中,原油期貨無疑是最為市場期待的,同時也是最復雜的一個。
“最期待”,是因為這是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一個標志性產品——隨著原油期貨的推出,我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將被大大地向前推進,從而使中國的期貨市場融入全球大宗商品定價體系之中。
“最復雜”,是因為定位于“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的原油期貨的推出,必然需要國內現行的市場體系做出相當復雜的調整。除此之外,放眼全球市場,原油也稱得上是最復雜的一個商品,特別是原油本身包含著很多政治因素,“10%是工業,90%是政治”。
正因如此,原油期貨備受關注。第8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國際原油市場與中國原油期貨展望”論壇,也同樣受到與會的境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
“我們推出這個產品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上海期貨交易所能源化工部高級總監陸豐在論壇上表示,目前報價系統方面已經做好美元和人民幣報價兩手準備,結算模式以我國現有結算模式為基礎,實行凈額度總額控制的外匯兌換原則,并初步將每日凈額度設為50億美元。
無論采用哪種報價系統,如何讓境內外投資者快捷安全地參與中國的原油期貨市場,是交易所、中介機構、商業銀行都在思考的問題。交通銀行是最早為國內期貨市場提供保證金存款服務的銀行之一,該行期貨業務部經理林瑋清在論壇上推介說,交行的離岸業務是國內五大銀行中獨有的,且交行針對此項業務開設了離岸金融部,即所謂的境外銀行,境外客戶可以在中國任何一個交通銀行網點辦理離岸銀行業務。
對于如何引入境外客戶,陸豐介紹了上期所草擬的五種模式:一是自營機構在交易所申請席位,二是經紀機構在中國申請交易席位,其余三種屬于境內期貨公司“走出去”模式的范疇。
林瑋清表示,不管境外投資者采取哪種模式參與中國的原油期貨市場,交通銀行都可以在離岸銀行業務和保證金存款業務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模式為其提供適當的服務。“可以通過離岸銀行業務部開立離岸賬戶,在岸服務開設保證金存款賬戶,然后通過交通銀行內部的統一結算中心進行資金劃撥,我們針對資金劃撥設有專門的快速通道”。對于離岸銀行業務和保證金存款業務的關聯,林瑋清進一步解釋:“資金從離岸劃到在岸就直接進入保證金存款賬戶,只要在網上銀行提出申請,就可以實時劃款,費用相當低廉,每筆費用才2美元”。
中信新際期貨及其股東單位之一的新際集團,是本場論壇的承辦單位。新際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衍生品經紀商,是全球85個交易所的會員,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此次參與承辦“國際原油市場與中國原油期貨展望論壇”,表明他們不僅看好中國原油期貨市場,而且非常看重未來在中國的業務。“我們有一個全球衍生品交易通道,通過這一平臺,客戶能夠同時在境內外市場進行交易,這意味著新際的境外客戶資源將被帶到中國來。”新際集團亞太能源總監Sebastian Pang表示。
“在布倫特市場,我們根據布倫特合約的特點,把近期、遠期和種種復雜性的需要綜合在一起,幫助客戶鎖定風險。”Sebastian表示,新際集團在原油期貨上積累的經驗可以服務于中國原油期貨市場。
據介紹,新際集團建有自己的能源團隊,衍生品經紀服務自成體系。“研發方面,我們設有新加坡、倫敦、紐約三大辦事處,幫助客戶了解全球市場,給予研究和咨詢服務。在交易方面,我們不僅為客戶提供執行、下單服務,還提供清算服務。公司在紐約有交易員,如果客戶想自己下單,我們就會提供交易平臺。”Sebastian表示,新際集團還能幫助客戶找到對手方,將期貨轉為現貨,“我們將為中國原油期貨的成功上市貢獻力量”。
“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還面臨與國際上相關法律法規的匹配問題,這是我們未來工作的重點。”陸豐表示,要想吸收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原油期貨市場,還要滿足境外投資者所在地的監管機構的一些要求。對此,中信新際期貨公司衍生品事業部許浩帆稱,中信新際期貨公司與外方股東新際集團在風控、合規方面有長達5年的磨合經驗,這將為中國原油期貨如何引入境外投資者提供一些可借鑒的經驗。
在論壇交流問答階段,陸豐透露,上期所原油期貨順應國際潮流,在條件成熟之后,有可能發展成6×23甚至是7×24小時交易,而對于具體的上市時間,他表示爭取在2013年。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