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6月13日),國際能源署(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場報告。報告稱,4月經合組織商業原油庫存跌310萬桶至28.09億桶,為三年來低位。同時伊朗、委內瑞拉到2019年底的原油產量或銳減約30%。
IEA稱,中東歐佩克國家可以在相當短時間內將原油產量提高110萬桶/日。委內瑞拉和伊朗到2019年底的產量可能減少150萬桶/日,約占目前的30%。若歐佩克12個成員國在5月的產量為3169萬桶/日,則市場到2019年底的原油庫存下降速度將超160萬桶/日。
IEA報告顯示,今年歐佩克原油需求預估為3190萬桶/日,2019年預估值為3160萬桶/日。2018年非歐佩克國家原油供應增速預期為200萬桶/日,高于預期為187萬桶/日,2019年預期為170萬桶/日。今明兩年的經濟環境將支撐油市需求,但風險仍在增加,預計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為140萬桶/日,與此前預期持平。
IEA在報告中稱,“穩健的經濟增長背景,以及對油價更穩定的假設是關鍵因素。風險包括油價可能升高以及貿易中斷等。一些政府在考慮采取措施減輕消費者所承受的價格壓力,未來幾個月我們的經濟預期有可能會做出下調。全球經濟感受到了油價上漲帶來的一些痛苦。”
自OPEC及俄羅斯在內等產油國2017年1月開始減產180萬桶/日以來,油價已經上漲約33%來到每桶77美元附近,逼近2014年底以來最高水準。
昨日歐佩克公布的月度原油報告顯示,該組織5月原油產出有所增加,不過4月經合組織原油庫存低于5年均值的2600萬桶,實現了減產目標。
歐佩克大會將于下周五(6月22日)召開,屆時將強調原油需求的不確定性。盡管存在不確定性,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稱,俄羅斯計劃提議歐佩克以及其他產油國將石油產量恢復至2016年10月的水平,并在三個月內縮減大部分石油減產規模。
克里姆林宮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與沙特王儲薩勒曼在世界杯期間會面,同時討論全球減產協議的問題,但并沒有計劃討論退出該協議。俄羅斯與沙特上月曾暗示可能在下半年提高石油產量,以阻止油價進一步上漲而損害石油需求。
不過,這個提議還未得到其他歐佩克成員國的同意,各產油國在此問題上仍存在嚴重分歧。伊拉克、伊朗和委內瑞拉都曾公開表態反對沙特增加石油供應的計劃。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的歐佩克大會或許會成為自2011年以來最棘手的一次。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