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61 src="http://www.csqinjian.com/file/upload/201905/22/150912201.jpg" width=400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
保護碧水藍天,實現和諧發展。
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67 src="http://www.csqinjian.com/file/upload/201905/22/150912741.jpg" width=400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
做好隱患整改,確保安全生產。
規定是法,違規就是違法。”秉承這一安全理念,以“安全生產基礎年”為契機,冀東油田公司面對海上作業的高風險,通過制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硬約束”安全行為,實現以“制”治企,全力打造海上安全平臺,實現了海上油氣田開發的高效安全環保。
海上作業:風險無處不在
冀東南堡灘海的勘探開發備受中石油高層關注。此前,冀東石油人的勘探開發主戰場在南堡陸地,如今,不諳“水性”的陸上“伏虎”英雄們要下海擒“油龍”。
涉海不深他們就發現,與陸上石油開發相比,海上石油開發具有復雜性、高風險、高科技、高回報等鮮明的特點,而首當其沖的當屬由此而帶來的比陸上復雜得多的安全環保問題。一是除與陸地一樣受天氣的影響外,海上油田開發還要受海洋環境的影響,海浪、潮流、海冰、臺風、季風的綜合作用,將對海上油田生產設施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復雜的海洋自然環境給海上開發油田帶來高風險。二是海上施工建設大多應用高科技,會遇到多種不同的新工藝和新設備,這從不同程度上增加了不可預見的風險。三是海上油田有限的作業空間給安全生產增加了難度,一旦發生事故通常都是大事故,逃生、施救都會受到空間的限制,往往群死群傷,且影響面廣,持續時間長。四是石油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也是大海污染的毒液和滅絕海上生物的殺手,國家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要求極為嚴格,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防范和避免鉆探作業給海洋環境造成的污染。五是對于冀東油田乃至中國石油來說,海上開發油田是一個全新領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海上開發石油的復雜性、高風險性擺在面前,勇敢善戰的冀東石油人探尋石油寶藏的信念和決心沒有動搖,他們選擇了迎難而上。
管理體系:規避風險的“法規”
建立健康安全環保管理體系是企業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冀東油田公司領導層認為,作為高風險的海洋石油開發企業,首先是認真執行國家安全法規,并以此為基礎結合生產實際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形成以“HSE”體系為主體的文件體系,覆蓋勘探、開發、生產、經營、生活等方面,使整個健康安全環保的管理工作步入科學化、規范化的“法治”軌道。
以法律為準繩,將企業經營行為納入法制化軌道。與陸上相比,海上石油勘探開發氣象條件惡劣,環境復雜,風險因素多,事故影響面廣、時間長,各國都制定了極為嚴格的海上石油開發的法律來約束作業者的行為。冀東油田公司提前介入,收集整理了有關海洋作業安全、海上交通安全、環境保護、海域使用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編制成冊,組織學習掌握。同時,依據法律法規和海上石油作業特點,研究制定了《海上石油物探船作業認可暫行辦法》、《出海作業人員安全管理暫行辦法》、《海上作業防硫化氫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8項安全管理制度,將國家法律融于制度,納入油田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用以指導、約束各種作業行為,真正實現“依法治企”。
加快海上石油各專業的安全制度化建設。初涉海上石油開發,冀東油田公司沒有基礎資料和經驗,他們通過廣泛調研,搜集資料,對照陸上開發的經驗,制定了《海上作業承包商安全管理規定》、《油田海上油井巡查管理暫行辦法》、《海上試油試采井下作業井控管理實施細則》等12項管理規定,結合各專業的特點,對海上物探、鉆井、試采、棄井、海洋工程等8項海上作業要素提出了安全和技術要求,規范了各項作業程序,對甲乙雙方的權利義務及各方作業行為作出了嚴格界定和規定。同時,匯編了《灘海試油作業規程》、《含硫油氣田硫化氫檢測和人身安全防護規程》等3冊28項海洋石油標準,加強了標準的學習與宣貫。這樣一來,冀東灘海石油勘探開發安全管理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從“一片空白”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有序運行狀態。
建立海上安全應急系統及程序。海上作業環境的復雜性、事故的頻發性和破壞程度之嚴重,迫切需要完善的事故應急體系,積極應對各類風險。通過考察調研,冀東油田公司制定了一套適合冀東灘海的事故預防體系,制定了《海上溢油應急響應程序》、《海上安全應急預案》和《海上防臺風應急預案》,印發了《海洋石油作業安全監督日志》,以便及時掌握海上安全生產動態。同時,建立了物探、鉆井、采油等乙方單位的暢通信息渠道,形成了冀東海域整體“大預防”的事故應急局面。
執行,執行,執行!
好的制度,關鍵在執行。執行是能否實現目標的決定性因素和環節。冀東油田公司對各單位部門貫徹落實各項安全制度提出了嚴格要求,堅決做到不走樣、不打折扣,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構筑海上安全環保的長效機制。
加強培訓,讓干部員工知“法”懂“法”。安全培訓是基礎性工作,也是建立安全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有數據表明,海上事故80%是由于人員和組織工作失誤造成的,缺乏必要的海上安全知識培訓是各種慘痛教訓中很重要的一條。冀東油田公司堅持“請進來、送出去”相結合,協助舉辦了中油分部海洋石油作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班,自編教材廣泛開展海上石油作業全員安全管理培訓,加快安全資質和作業資質取證工作,逐步豐富了法律法規知識,掌握了規章制度,熟悉了海上基本業務知識,增強了出海人員海上求生及自救、互救能力,出海人員持證率大大提高,適應了海上發展要求。
全方位全過程,抓好制度的落實。冀東油田公司將安全管理覆蓋生產的全方位全過程:全方位,即實行海上油氣生產設施的安全,由作業者負責,第三方檢驗把關,政府監督管理,還有就是承包商的最低安全環保要求制度的實施;全過程,即從海上油氣田的總體開發方案開始,到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建造、運輸、安裝、試運行及投產后的生產過程、廢棄,實施全過程的安全監督管理。這樣一來,從根本上克服抓安全時緊時松、時寬時嚴的老毛病、舊習慣,真正地做到“預防為主”。
區域聯動,海上應急救援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10月,冀東油田公司在冀東海域組織開展了針對溢油、消防、逃生、防硫化氫等事故的大規模應急演練,加快了海上應急通訊建設的步伐,增強了油田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能力。同時,針對油田海上溢油應急能力欠缺的實際和海上應急救援的特點,冀東油田公司在提升自身應急處理力量的同時,積極與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建立聯系,建立區域聯動應急網絡,提升技術支撐體系,為海上油田的安全監管和應急救援提供組織和技術保障。
監督源頭,實現本質安全。監督是執行的靈魂,有效監督能消除執行的偏差,力求各個環節完善,確保安全制度的實施和安全目標的實現。冀東油田公司建立了三級監管體系,海洋作業安全監督處負責海上安全技術檢驗監督、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負責作業許可或作認可檢查;南堡油田公司負責鉆井“三開”驗收等作業過程監督管理;駐井監督負責日常安全監督檢查。目前,海上專職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已達6人,外聘各類鉆井、試油、試采監督34人,逐步明確了三級監管職責,樹立了監督權威,健全了監管體系。同時,強化第三方檢驗的監督管理,嚴格設計、建設、施工、檢驗資質,未經第三方檢驗的設施嚴禁入海,從源頭把好施工關,實現本質安全。安全監管部門定期對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檢查,監督好源頭的源頭,確保了檢驗工作質量。
自上而下,構建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從一定程度上就是管理者的文化,管理者的行事標準和態度直接影響到員工的行為。冀東油田公司要求各級管理者首先要做安全生產的榜樣,倡導并推動先進的安全理念,“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杜絕“在其位不謀其政、亂謀其政”。其次,油田領導從自身開始,執行制度不搞過得去,時時處處堅持求真務實,不走形式,講求實效。再次,企業每一層級的員工都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處理所有事情,都承擔起責任;所有員工在各自崗位上切實履行其職責,油田鼓勵員工參與健康、安全環保活動,把安全管理滲透到每個人、每件事物、每個角度、每次活動的四維空間,盡量消除不安全因素。同時,堅持員工能力和員工態度培養并重,向干部員工講述開發南堡油田的重大意義,展望冀東油田的美好前景,增強了大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投身南堡油田建設的積極性。
冀東油田公司將繼續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和把細節做精的精神,堅持以合理的制度規范人,以科學的管理激發人,以優秀的文化影響人,全力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實現“零傷害”、“零污染”、“零損失”的安全目標,建設安全環保的現代化、數字化海上油田,肩負起中國石油“東部硬穩定”發展戰略賦予冀東石油人的神圣責任。
[1]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