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近日,眾多航空公司宣布從12月1日起調低國際航線的燃油附加費,但由于國內航油價格尚未與國際接軌,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沒有松動跡象。
日前,國泰航空香港至太平洋西南、北美、歐洲、中東及印度地區、非洲,以及曼谷等長途航線,征收標準由481港元降至466港元,降幅為3.1%;其余的短距離航線征收標準由117港元降至113港元,包括往返日本、韓國及紐約與溫哥華的航班,下調幅度為3.4%。另外,國航、南航、東航、廈門航空及港龍航空等國際航線客運燃油附加費也由117港元下調至113港元。新的燃油附加費收費有效期至明年1月31日。此次燃油附加費的下調緣于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從10月份開始,國際油價一直低位徘徊,上周五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曾跌至54.86美元/桶,已經達到去年6月份以來的最低點。
記者了解到,由于國內航油價格尚未大幅下調,更沒有航空公司主動提出要求下調燃油附加費的征收標準,我國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沒有絲毫的松動跡象。目前,國內航線800公里以下航段的燃油附加費為60元,800公里(含)以上航段是100元。
事實上,燃油附加費已經成為各大航空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民航總局10月27日發布的第三季度民航行業運行情況通報顯示,第三季度國內航空公司盈利42.5億元,從而拉動前三季度航空公司盈利16.8億元,實現整體扭虧。同期,中國國航、S南航、S東航10月份發布的第三季度報告更是印證了整個行業轉暖的大氣候。國航在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3.45億元,并且預計全年業績還將增長50%以上。在去年年底時曾創下虧損將近18億元紀錄的南方航空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凈賺12.88億元。這一盈利不但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50%,同時還收復了今年上半年虧損8億元的失地。在三季度大幅盈利的支持下,南航也順利實現扭虧,今年前9個月的凈利潤已經達到4.53億元。航空公司在三季報中披露,由于民航總局再次上調國內燃油附加費,調整的平均幅度達到近80%,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公司抵御來自航油成本的壓力和提升盈利水平。
據了解,我國自2005年8月1日開始恢復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今年,國家發改委與民航總局先后兩次調高燃油附加費的征收額度。最近一次是9月1日起,民航國內航線800公里以下航段由每位旅客30元提高到60元,800公里(含)以上航段由每位旅客60元提高到100元。民航專家分析,我國燃油附加費的調整,完全是按照國內航空煤油價格變動情況而定。目前,國內航油價格尚未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因此燃油附加費與油價聯動機制仍是未來改革方向。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