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認不行,北京這幾年空氣越來越透亮,藍汪汪的天隔三岔五就會有。”家住三里河小區的陳大爺道出了很多“老北京”的共同感受。
自2002年北京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北京市經濟連續五年保持了11%以上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北京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已經由203天攀升到了2006年的241天。“呼吸暢快、空氣質量提高是每個市民都能感受到的,在它的背后,還有大型工業企業搬出城區、上百萬輛汽車提高環保標準和上百萬市民參與推動環保。”日前,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720億換回北京藍天
在北京市環保局宣教辦的資料柜里,工工整整地保存著十年來北京市環保工作的資料圖片。記者隨意翻看了幾張老照片,五年前的2002年,天空還是陰霾天居多,想找一張北京市區藍天白云的照片猶如海底撈針。“北京正朝天藍、水清、岸綠、流暢的生態城市的目標推進,而這5年來的巨變是每一個市民有目共睹的。”杜少中手中表格里的一組數據清晰地描繪了北京天空的巨變。
“十五”期間,北京環境保護投資為720億元,這在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在機動車迅速增長的情況下,本市不斷加大機動車污染的控制力度,對新車實行了嚴格的機動車排放標準。在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規模擴大、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北京的環境質量卻得到了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2006年,北京的好天就達到了241天。
天然氣用量達到最高值
北京市第九次黨代會后北京市整個能源結構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杜少中告訴記者,截至2006年,北京已累計實施了12個階段200余項大氣污染治理措施。
幾十年來以燒煤為主的北京的能源結構得到了根本改善,天然氣的使用越來越多,2006年全市天然氣使用量就增加到了歷史最高值38億立方米。同時,自1998年以來,共有15000余臺20噸以下的燃煤鍋爐改用了清潔能源,占中心城區20噸以下燃煤鍋爐總數的93%。
北京治污全國居前
2006年北京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由2005年的19.06萬噸降至17.55萬噸,削減了7.9%,而COD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11.6萬噸下降到10.99萬噸,削減了5.2%。而同樣是2006年,全國二氧化硫和COD的排放量分別同比增加2.4%和1.9%,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北京則是全國不多的幾個完成了削減指標的省市之一。
另外,目前北京市已經制定并公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規劃中明確要求,2008年,北京大氣環境質量將明顯好轉,保障奧運期間有良好的空氣質量;2010年,北京中心城大氣環境質量基本達到國家標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均要低于現在。今年,北京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將力爭達到67%。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