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油價上演一輪“大起大落”的過山車行情,受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影響,中國3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業績呈現出“冷熱不均”的狀態。2009年內外經濟運行環境發生巨變,哪些因素將決定這3大公司業績走勢?隨著中國實施完善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2009年煉油企業有望走出油價越高、煉油越虧損“怪圈”。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急劇動蕩,從年初“破百”到7月中旬達到每桶147美元歷史高點,此后急轉直下、年底跌至每桶40美元左右。其間中國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12月底啟動完善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僅于6月上調。受經濟危機影響預計今年國內外,石油石化產品市場需求將繼續低迷。2009年國內成品油市場將發生根本轉變,將從近幾年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競爭更加激烈,化工市場將延續下行走勢。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全球化工行業面臨經濟增長減速、景氣下行的雙重壓力,加上高峰期投資形成新增產能逐步釋放,裝置開工率將繼續下降,行業格局可能重新調整。同時石油和煉化工程市場也開始萎縮,市場開拓難度將加大。目前中國成品油已出現供大于求局面,由于燃油稅費增收和成品油仍存下調空間,盡管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有助煉油盈利,煉油企業的利潤增長預計仍將受到一定限制。市場擔心資產盈利能力下降,有可能會對公司資本開支產生負面影響。中石油集團總經理蔣潔敏近期表示,今年中石油將著力控制投資降低成本,但油氣主營業務投資不會縮減。中石油集團油氣產量穩定增長,其中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3.7%;成品油、乙烯生產量和化工商品量均創歷史新高。中石化集團2008年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8%和3.3%,新增石油探明儲量2.98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539億立方米。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指出,當經濟處于低谷時企業應當苦練內功,在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改造方面下功夫,為下一輪經濟增長做好準備。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