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5月18日訊 記者從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石化集團獲悉:今年1到4月,中國石化集團無論原油加工量還是主要石化產品的價格和銷售量,均出現逐月回升的良好態勢。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從2008年10月份以來,國內石油石化產品需求以及價格出現大幅跳水。到去年底,中石化的原油加工量下降到1308萬噸。今年以來,特別是進入三四月份,石化產業明顯出現了回暖,中石化的原油加工量三四月分別增長到1493萬噸和1504萬噸,5月份預計將達到1557萬噸。而成品油和石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也同樣出現了明顯的回升,其中成品油銷售量已經由1月份的830萬噸上升到4月份的991萬噸。
上海石化董事會秘書張經明告訴記者,去年第四季度國際石化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導致石化產品價格大幅度跳水,公司裝置開工率和負荷率跌到了歷史低谷。今年以來,隨著國家的系列拉動消費、促進增長的措施和行業振興計劃的出臺,公司生產裝置負荷逐月回升。目前煉油綜合加工、乙烯和其它主要生產裝置的負荷都重新回到了90%以上。
企業生產回升的前提是市場需求的回升。據中石化化工銷售華東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振峰介紹,今年特別是三四月以來,化工、化纖和塑料三大石化產品的市場需求以及價格都比去年底明顯回升。他認為,不少產品的價格上升有需求推動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可能還是成本推動。隨著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銀根放松,下游企業資金變得相對充裕,不少企業開始買進原料,增加一些原料儲備。目前石化行業回暖表明,國家刺激政策已見成效。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