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際油價的急漲急跌,廣東石油業內專家斷言,國際經濟以及國際油市走勢大起大落,目前還是應該嚴格執行去年確定的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避免國內油市被大幅震蕩的國際油價牽著鼻子走,“半個月內就提漲油價恐怕還是有點為時過早”。
油價上調傳言不斷
4月14日,國內成品油市場迎來了5個月來首次漲價,這也是去年國內實施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來相隔時間最長的一次油價調整。從上次漲價至今僅僅過去20余天,為何國內上漲油價的傳言就不斷?
業內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調價后的半個多月時間內國際油價繼續勇攀高峰,以及中石化、中石油在市場營銷策略上的變化。
4月底來,國際油價連漲4天,到5月3日,紐約原油期貨盤中攀上每桶87.15美元的年內新高點。
伴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國際三地原油加權變化率也越來越大。據國內能源信息供應商息旺能源的統計數據,4月27日該變化率已達到4.19%,到5月3日,變化率已達到5.67%,超過了國內所謂“三地原油加權變化率超過4%”的油價調整條件之一。
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中石化有關負責人也早在4月29日一個電話會議上提到,將繼續爭取成品油按期調價。在這一表態的同一天,中石化、中石油兩大巨頭聯合推價,下文要求各地分公司適度提價,以遏制上次提價后成品油市場的下跌勢頭。
據中石化公司內部人士表示,5月中石化基礎油漲幅已最終確定,統一上調出廠價370元/噸,目前各煉油廠均已收到正式書面通知。5月4日,全國各地93#汽油和柴油批發價只有漲沒有跌。其中,93#汽油北京每噸上漲了200元,山東上漲250元;柴油在湖南、湖北每噸上漲100元。
多種因素影響油價調整
廣東業內人士披露,在成品油市場上,兩大石油公司的提價行動往往被人們看作是國內油價調整的風向標。“國內油品批發市場上,經銷商習慣跟漲不跟跌,兩大巨頭近期的提價一來提高了油品經銷商對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的預期,使原先出現疲態的成品油市場不再繼續下滑。另一方面,的確有很多次事實證明,兩大巨頭提早漲價基本預示著國內油價的近期走勢。”廣東業內人士分析。
卓創資訊分析師朱春凱認為,日益加大的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給國內油價調整帶來了較大壓力,國內調油價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廣東業內人士提醒,三地原油加權變化率達到4%僅僅滿足了國內油價調整的一個條件,目前離另一個條件“22個工作日”仍有較長一段時間,由于國際經濟走勢不穩、跌宕起伏,不排除國際油價在此期間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在今年首次油價調整前幾個月,就頻繁出現過國際油價在國內油價行將調整之際突然跳水的現象。
該人士表示,國內油價上漲將加大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同時為保持國內油價的相對穩定,國家發改委對油價調整將會非常謹慎,“只要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還沒有出現微調,國家發改委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進行價格調整,但如果國際油價依然穩步維持,三地原油加權變化率一直保持在4%的水平,那么油價調整窗口有可能在本月中旬出現。”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