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走勢讓擔憂國內兩大石油巨頭提價的人們大松一口氣。4月29日,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石油巨頭開始醞釀國內油價的適度提價,而這一計劃卻因5月第一周國際油價連續4日的大跌而擱淺。
5月11日的下跌至少證明了短期內國際油價重返80美元/桶上方是缺乏動力的。受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總額7500億歐元救助機制提振,國際油價10日反彈超過2%。不過,這一消息帶來的短期利好很快被市場消化,對歐洲經濟復蘇前景的不確定性,導致歐元11日在前一天大幅反彈后再次下跌。
一位長期從事國內原油現貨連續交易的投資者向記者表示,歐洲債務危機的解決形勢還不明朗,原油本身基本面也壓制了其快速反彈。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當周,美原油庫存增加了276萬桶至3606億桶,而預估為增加110萬桶。
但業內人士分析稱,短期內原油價格受壓制,并不能減緩國內石油巨頭的調價步伐。
其一,油價的短期下跌并沒有改變調整油價的22日平均移動線的方向。根據易貿資訊提供的數據,截至5月5日,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已經達到6%,而5月3日和4日的數據分別為5.67%和5.96%。雖然跌幅深重,但由于只是短期下跌,油價的移動平均變化率并未下降,只是升幅變緩。
從中期趨勢來看,原油基本面也不乏利好消息。5月12日,美國能源情報署和歐佩克同時調高了全球石油需求預期。EIA當日發表的最新月度短期能源前景報告稱,在中國引領下的全球能源需求增長將高于預期,該組織預計今年全球日石油需求將增長1.82%,至8555萬桶;而歐佩克則在其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稱,預計今年全球原油消費將增長約95萬桶/日,較其上月報告數據上升約5萬桶。
其二,在國際油價下調的過程中,兩大巨頭仍將有調價的空間。分析人士指出,這并不矛盾。成品油批發市場會考慮原油成本、市場需求、銷售計劃甚至對政策的預期和投機,在油價下跌時,主營石油公司也可能推高成品油批發價。
事實是,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遠低于國際市場價格,而5月11日,中石化北京總部已經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開始提價。
更多的分析師認為,兩大巨頭可能采取減少供應的方法獲得提價效果?!霸捅┑貢箖纱蠹瘓F采取新銷售策略?!弊縿撡Y訊分析師朱春凱說,“如上述數據顯示,5月份也是國內的成品油需求高峰期,兩大公司有可能采取‘減供保價’的策略?!?/p>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