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壟斷的石油領域終于向民營資本開啟了一道門縫。5月21日有八家民營企業入圍利用社會庫容存儲國儲油資格招標項目的名單,這意味著它們將介入我國的石油戰略儲備。
據悉,此次入圍的這八家企業集中于山東和浙江,它們都擁有優越的岸線資源、龐大的石油庫容,同時還具有毗鄰眾多大型煉油裝置的區位優勢。
“一旦正式加入石油國儲運營,我們將向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收取租金。”5月26日入圍企業、舟山世紀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簡稱世紀太平洋)總經理潘勝說。
艱難的入圍
此次招標是定向招標,由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委托中招國際招標有限公司進行招標,入圍的八家企業總庫容約200萬噸。
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是國家能源局下屬負責石油戰略儲備庫的建設和運營的執行機構,自成立伊始,即負責建設、運營位于浙江舟山、寧波、山東青島和遼寧大連等第一批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庫。
“一期項目的建設和運營資金都由中央政府承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化集團承擔一定的托管職責,它們對民營企業并不開放。”某國家能源局官員說。
然而第一批戰略儲備庫總庫容約1600萬噸,這僅相當于2009年國內石油消費量4%,因此國家戰略儲備仍有很大的擴容壓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標準是國家戰略儲備至少應達到本國90天的石油消費量。
有傳聞稱,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在選點時,首先要求參選企業的油庫單罐庫容不得少于1萬立方米,總庫容不得小于3萬立方米。
這將絕大多數民營石油倉儲設施排除在候選名單之外。
據了解,對于候選企業,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已進行了為期2年的考察;在選點時,它們對入圍企業的庫容、碼頭建設均有一定的要求。
“入圍企業遞交的標書當中,對油庫庫容、碼頭情況、設施設備等都做了詳細的描述。招標方對各項給予評分,得分越高的單位獲得資格的排序越靠前。”上述知情者稱。
以世紀太平洋為例,該公司的油儲基地位于舟山群島馬岙鎮,目前擁有儲罐42臺,罐容80萬立方米,其中有30萬立方米庫容是石油庫容;同時該公司還擁有5萬噸級泊位、3萬噸級泊位、1萬噸級泊位及工作船碼頭各一座,是國內最大的石油化工倉儲轉運企業之一。
經過長期的考察,包括世紀太平洋、寧波大榭開發區恒信燃料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四家山東民營企業和浙江四家民營企業成為此次定向招標的候選單位,,其中浙江的企業都集中在舟山和寧波。
“現在公司已投產的石油庫容只有30萬立方米,它們將全部參與國儲運營;但未來具體如何運作,下周我會去北京與國家石油儲備中心的領導們磋商。”潘勝說。
這意味著入選企業并非肯定會參與石油國儲的運營。
有舟山地方人士透露,因為世紀太平洋定位于化工品的倉儲轉運,因此其對倉儲物資的要求較高,“有些中重質原油酸性高,對罐體腐蝕性強,因此世紀太平洋未必會接受”。
尋找敲門磚
石油倉儲轉運項目的投資動輒達數億、甚至數十億元,但其利潤率卻很低,倉儲費用一般維持在油價的5%以下,然而民營石油企業對在沿海建設石油倉儲中轉基地,并參與國家石油儲備運營的招標仍趨之若鶩。
“因為大家都要尋找一個合法的身份進入被高度壟斷的石油行業。”上述知情者說。
據他介紹,在新36條頒布之前,民營資本進入石油領域面臨很高的政策門檻。以石油倉儲轉運為例,2004年中央政府允許民營資本介入這個領域后,真正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僅浙江萬向集團一家。
其他民營石油企業,則不得不通過曲線的方式進入石油倉儲轉運領域,此次入圍的世紀太平洋,其石油倉儲設施最初就是以化工倉儲轉運項目進行立項,并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建設。“石油倉儲轉運項目很難在短時間獲得國家發改委的審核通過。”上述舟山地方人士感嘆道。
然而,隨著此次八家公司成功入圍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這些曾經頂著“化工庫”帽子的石油儲罐將自動成為石油庫容。由于未來中國沿海煉油產能仍將不斷增加,這些轉變身份的石油庫容將給世紀太平洋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根據已公布的發展規劃,2011年我國將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地區建成3到4個2000萬噸級煉油生產基地,2013年全國將形成20個以上的千萬噸級煉油基地。這些煉油產能將主要依靠進口石油為原料,民企只要在沿海擁有石油倉儲轉運設施,即有機會介入我國石油產業鏈,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通過入圍國家戰略儲備庫,這些民企是否就有可能獲得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團長期壟斷的原油進出口資質呢?畢竟在后面與國家石油儲備中心的磋商過程中,這些過去沒有話語權的民企有了一定的談判籌碼,至少在原油供應緊張時,它們可以借機要求獲得穩定的原油供應。”上述知情人士最后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