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如若當初沒割肉,而今想來愁更愁……”一首民謠,幾多辛酸。
前年今日,中石油頂著“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的光環回歸A股市場,上市流通40億股。48.62元牛市高價成為眾多股民心中最痛;今昔花落,中石油股價還不到12元,一大批股民被深套。
時隔三年后,大股東中國石油集團持有的1579.22億股股票將于今年11月5日到期解禁,市值約達1.8萬億。解禁之后對市場有何影響?還會像三年前一樣使大盤由牛轉熊嗎?還會繼續套牢投資者嗎?
市場影響
中石油左右不了市場市場要看中石油眼色
中國石油解禁對于其股價走勢有何影響,又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對此,業內人士均認為中石油左右不了市場,但市場要看中石油眼色。華泰證券石化行業研究員熊杰就認為,解禁本身對于其股價影響不大,也不大可能改變當前的市場行情。在熊杰看來,對于中石油來說,自從上市回落之后,估值水平一直都比較平穩,在9-12倍市盈率之間。熊杰認為,即使在本周五實現全流通之后,其市場估值也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并不會對于市場產生太大的影響。 本報記者 韓博強
股民故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提起中石油我就來氣!2007年的時候,股市行情好,朋友說中石油是一只好股票,讓我買。我一想,這個被稱之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其未來的股價肯定會出現大幅飆升,因此,我便在該股40元附近的價格買進2000股。誰知,該股一路下行,我一直也沒有賣,沒辦法,現在只能硬扛了!”持有中石油已經快三年的袁先生這樣對記者說。
“2008年的時候,股市暴跌,中石油一度跌破10元,我原來的8萬元,只剩下2萬元,6萬元都不見了。算了,算了,就當自己將錢捐獻給了中石油。我只能這樣想了!現在中石油的股價快12元了,但是,離我的價格還是非常之遠,我被套在40元的高崗上,沒辦法,我只能做一位價值投資者了!”袁先生這樣自嘲。
根據一位券商人士的分析,購買中石油的投資者幾乎是全線被套。正如網民調侃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業界觀點
年內最猛解禁實為“紙老虎”
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這波年內最猛的限售股解禁洪峰將是“紙老虎”。中石油大股東“套現”的可能性也很小。由于中石油此次解禁,涉及的股東僅有中國石油集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兩家,且均為國有股股東,股份性質為國家股,因此,兩大股東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意愿不大,對投資者的影響不大。
此外,從歷史數據來看,上一次解禁洪峰是2009年10月,A股市場并沒有受到解禁的影響,上證指數反而上漲了7.79%。
齊魯證券分析師張巍認為,雖然中石油占據了11月份解禁總量的絕大部分,但實際上中石油解禁并不會給市場帶來拋壓,甚至有可能是零拋壓。大股東解禁后拋售股份,無外乎兩個原因,要么是因為公司股價被嚴重高估,大股東想逢高套現一部分作為利潤;要么是因為大股東手頭拮據,急需用錢而不得不套現。而中石油目前的股價所對應的市盈率只有15倍多一點,股價并不算被高估,而且中石油目前的價格和2008年年末中石油大股東增持股份提振市場信心時的價格相差無幾,中石油大股東在目前價位上并不具備減持的欲望。
此外,從目前行情中,資源類個股走勢較好,這會抑制中石油下跌的空間。相反,不排除會因解禁而出現搶籌的行情。總結起來,中石油解禁對市場中期走勢偏向有利。
解禁意義
中國石油引領A股進入全流通時代
此次解禁后,除農業銀行外,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壽和中國神華等A股總市值前十大公司均已實現全流通,到年底A股總流通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將超過80%。可以說,A股已經步入全流通時代。
目前A股看似已有巨量限售股解禁,但是大多解禁股由國家法人控股,這些解禁股并未真正流通。如果管理層允許賣出減持,將對整個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不過,唐江鷗提醒大家要注意,全流通時代或許需要投資理念的改變。當A股真正意義進入全流通,市場的投資風向會改變,大盤股會得到更多資金的青睞。本報記者 韓博強
操作建議
被套者耐心持有沒有者謹慎介入
買入中石油的散戶幾乎是全線被套。那么,面對中石油的全流通,投資者又該如何操作呢?
長江證券分析師趙東會表示,“由于中石油發行價較高,開盤價更高,上市以來一直震蕩走低,即使全流通,大股東也不會減持,持有該股的投資者還可以耐心持股,該股出現震蕩走高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作為流通市值最大的公司,全流通之后,對相關指數的影響更大,尤其是一些指數型基金,可能要增加配置中石油的比例,這樣一來該股近期可能還有一定的拉升空間,投資者不妨耐心一些。
著名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認為,中石油是機構配置的股票,廣大投資者還是謹慎介入為宜。從操作的角度來講,可以關注A股中的上證180金融行業指數,以其為投資標的的指數基金把握未來市場的機會將更具確定性。根據板塊輪動和行業周期特性,選擇幾種不同行業的指基來優化投資結構將更科學。譬如目前國泰已上報了一只以行業指數為標的的相關ETF指數基金,而該公司在今年4月發行的海外指基國泰納斯達克100指基目前已完成建倉,凈值超過1元。因此,只要抓住一只較為理想的行業指數基金,投資者便可以輕松獲得和大盤同步的收益。沒必要累死累活天天看盤。“中石油屬于權重股,機構買入也是為了分散投資,尤其是指數型基金不得不進行配置。對于廣大散戶來說,還是謹慎為宜。對于已經持有該股的投資者來講,如果被套的程度比較深,可以耐心持有。”國信證券分析師張蘭春建議。本報記者 胡曉軍
制度反思
為何“亞洲最賺錢公司 ”卻傷害我們最深
在迎來中石油全流通的日子,我們或許更需要回顧反思。為什么都是同一家公司,能讓巴菲特賺錢而讓A股投資者虧錢?為什么“亞洲最賺錢上市公司”卻傷害我們最深?
我們不得不繼續重彈“新股發行定價機制”這個老調。雖然目前新股都以市場化的名義發行,但市場化的程度卻遠遠不夠。詢價機構參與詢價時,只是“被詢價”,主動權卻捏在發行人與保薦人的手中。如此,新股高價發行也就成為必然。
為什么境外上市的中石油有投資價值,而境內上市的中石油卻讓我們深受傷害,還是“價格”。實際上,正因為定價機制的不同,境內投資者付出比境外投資者高出十倍以上的出價,由此投資回報之比低得可憐。
當中石油迎來全流通的時候,如果A股市場中一些弊端能夠得到糾正,避免今后出現類似的現象,真正建立一個成熟而公正的制度體系,從而讓投資者談及此事,不再“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那才是我們期待的一個全流通的時代。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