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四大油企被曝原油泄漏
污染林地耕地 內部工人稱其輸油管道存質量問題
當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康菲和中海油渤海漏油事件上時,其他石油企業也不消停。昨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國內第四大石油公司陜西延長石油旗下靖邊采油廠在9月3日發生漏油,而這已經是半個月之內,靖邊采油廠發生的第二起原油泄漏事故。
上述人士表示,延長石油靖邊采油廠11號聯合站的輸油管道于9月3日晚上發生了泄漏,大量原油流入林地和耕地,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記者就此事采訪了靖邊采油廠的相關負責人和工廠工人,得到了確認的答復。
據目擊者稱,發生原油泄漏的地方是一片林地,泄漏出的大片原油沉積在一片低洼地區,從遠處看,就像一個小型湖泊,而不遠處就是靖邊采油廠的儲油罐。
對于原油泄漏的原因,靖邊采油廠相關負責人解釋稱,因最近下雨多,山體滑坡把管線弄斷才造成高壓管線漏油。“已經組織人手處理了,也沒造成大的污染。”但他并沒有透露到底泄漏了多少原油。
可是記者從靖邊采油廠工人那里得到的回答卻與之有很大出入。據該采油廠11號聯合站的一名工人介紹,除了山區地勢高低不平,布線難度大,很難達到標準要求之外,頻繁漏油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輸油管道存在質量問題。該工人員透露說,一般的地下輸油管道如果排除人為因素,使用期限可以長達十年,但是此次發生原油泄漏的管道自2008年開始投入使用起,光是今年其所在的采油大隊就已經發生十多起大大小小的原油泄漏事故,近期發生的較大原油泄漏就不下三次。“所以我認為管道應該存在質量問題,這屬于采油廠在管理方面的漏洞。”
上述工人還表示,前幾次漏油采油廠根本沒去回收,所以附近的村民自行收集之后再反賣給采油廠或者是其他油販子。最近這次漏油,采油廠出動了幾個保衛隊,用污水車直接收回來了,原因可能與采油廠的前期產量沒達標有關。
而對于此前一次漏油事故發生的原因,靖邊采油廠一位內部人士爆料稱,是企業管理不慎造成的,致使300噸原油流入河中,嚴重污染了當地的水質。
就這些問題,記者昨日多次聯系該廠郭姓廠長,但其始終未接聽電話。而陜西靖邊相關政府部門對于記者的詢問,給出的回應則是“這件事沒有聽說,目前還不清楚”。
據悉,靖邊采油廠隸屬于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延長石油集團是中國擁有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資質的四家企業之一,號稱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為陜西省國有企業,并以1020.71億元的營業收入在最新公布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里排名78位。
近期,中石油、中海油和康菲等石油企業已多次發生各類事故,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因此有專家呼吁政府應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配套的應急處理措施,加強監管,并對企業進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索賠。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