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榆林煉油廠150萬噸/年常壓裝置(A)技改工程順利實現中交,標志著榆林煉油廠原油加工能力已達到1000萬噸/年,一舉跨入了千萬噸級煉廠行列,成為陜西省唯一一家、西北五省僅有的三家千萬噸級規模煉油企業之一。
當天,陜北的天氣已經初顯陣陣寒意,但在榆林煉油廠150萬噸/年常壓裝置(A)技改工程現場,彩旗飄揚、禮炮四起,熱烈的氛圍沖淡了初冬襲來的寒潮,來自榆林煉油廠和陜西化建公司的部分職工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榆林煉油廠150萬噸/年常壓裝置(A)技改工程順利中交。據榆林煉油廠廠長李軍介紹,該項目的建成,對煉化公司完成加工任務、增創經濟效益,對集團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500億、進入世界企業500強,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都將起著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工業產業是靖邊縣近年來依托資源優勢逐步發展起來的戰略新興產業,也是該縣的支柱產業。但隨著工業化加速發展,單一依靠“賣”油、“輸”氣等簡單粗糙單打獨斗的方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捉襟見肘。該縣借助“工業強縣”戰略的實施和延長石油集團和長慶兩大油氣巨頭的傾力投資,工業正超著預定軌道穩步前行。
據了解,榆煉150萬噸/年常壓裝置(A)技改及配套設施技改工程是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該工程于2011年6月經集團公司批復立項,今年4月11日破土動工。項目占地22.5畝,主裝置概算總投資4.48億元。工程建設內容包括常壓裝置改造及儲運、熱工、給排水、供電等系統配套工程。主裝置由換熱、脫鹽、初餾、常壓蒸餾和輕烴回收五部分組成。改造后常壓裝置設計規模為500萬噸/年,操作彈性為70%~120%。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榆煉干部職工及各參建單位克服了烈日酷暑、陰雨連綿等不利因素,科學制定措施,合理安排工序,發起了“大干100天”等勞動競賽熱潮,全力以赴,晝夜奮戰在項目建設工地,確保工程又好又快推進、優質高效建成。從開工到建成中交,僅用了189天,一套巍峨挺拔的產能為500萬噸/年的常壓裝置在榆煉的土地上拔地而起,榆煉人又一次創造了國內同類裝置建設的“延長速度”。
目前,該裝置建設已完成投資4.37億元,完成總投資的97.45%。裝置224臺設備、38700米工藝管道、2100噸鋼結構、580臺電氣設備、儀表控制系統以及配套部分全部安裝完成,裝置建設已進入最后的開車準備階段。據了解,該裝置計劃于11月20日引油循環,11月25日進行試開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