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的高層在多個場合提及,可能削減在四川地區頁巖氣項目的投資規模,但這一項目的中方合作者中石油卻于日前表示,公司并沒有收到殼牌關于削減投資的通知,雙方也沒有就此展開正式磋商。
不過,除了否認和殼牌“決裂”,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負責人直言,不管殼牌跟進或是退出,都不會影響中石油在該區域的頁巖氣開發計劃。這背后凸顯的是中石油龐大的頁巖氣開發計劃。今明兩年,該公司將投資130億用于頁巖氣的開發。在主陣地四川盆地,計劃產量也將從今年的2億立方米迅速飆升至明年20億立方米。 否認和殼牌分道揚鑣 。
盡管現在還看不到頁巖氣的盈利空間,甚至無法判斷該氣種未來在多大層面上將利好我國的能源利用,但“頁巖氣革命”顯然已經成為能源行業近年來最火爆的話題之一。五十多年來,四川累計生產的天然氣占到全國同期產量的四分之一。“氣多油少”的四川盆地也是我國頁巖氣開采的主要陣地。志留系龍馬溪組和寒武系筇竹寺組總資源量達到39萬億立方米。除了“兩桶油”,不少跨國能源公司都在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試圖布局這塊可能存在巨大潛力的區域。數據顯示,四川頁巖氣預估儲量居全國首位。殼牌在數年前已經介入中國的頁巖氣開發。按照計劃,該公司每年投資10億美元在中國尋找包括致密氣和頁巖氣在內的非常規天然氣。
2012年,殼牌與中石油簽署產品分成合同,以共同對四川盆地的富順-永川區塊進行頁巖氣勘探、開發與生產。次年3月,這份分成合同得到了政府的批準。合同簽署兩年之后,卻傳出因地質構造復雜和人口密集等問題,殼牌欲縮減在該區塊的投資規模的消息。 盡管尚未得到雙方的證實,但對于正在迅速推進的其他頁巖氣項目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消息。殼牌在北美地區有多年成功開發頁巖氣的經驗。不過,蜀南區塊的頁巖氣開發難度更大,不僅地質條件復雜,且頁巖氣埋藏深度普遍較大。記者獲悉,該區塊的開發成本可能達到了北美的兩倍以上。對此,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副總經理謝軍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回應,公司并沒有收到殼牌要削減投資的正式通知,也沒有進行過正式的磋商。殼牌中國新聞發言人史江濤則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在四川項目的大部分鉆探工作,新增的水平井鉆探工作將持續進行到2015年。公司正在進行較長時期的生產測試并在評估測試結果。“公司將按計劃推進在中國的非常規天然氣勘探工作。”此外,謝軍稱,除了殼牌,中石油在四川還將與康菲以及美國HESS公司展開合作。目前,已經和康菲簽署了《聯合評價意向協議》,與HESS公司也正在商談合作細節。按照計劃,中石油在四川的頁巖氣項目中,將拿出10%的區塊進行國際合作,以及75%的區塊進行國內地企合作。
國土資源部油氣研究中心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國頁巖氣預估地質資源總量134萬億立方米,其中四川省頁巖氣資源量約27.5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21%;預估可采資源量4.42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18%,均位居全國首位。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已經在這塊頁巖氣的沃土上劃定了自己的開采范圍。中石油主攻長寧、威遠等地,中石化主攻涪陵、建南等地,“兩桶油”正在暗自較勁。這是一場誰都不愿意錯過的能源盛宴。
此外,中石油還在云南昭通區塊規劃了5億立方米的產量。四大區塊預計在明年將為中石油帶來26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產量。盡管產量增幅可能出現大幅上揚,但中石油對頁巖氣的總體規劃仍然較前期發生了改變。2013年年初,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2020年實現頁巖氣產量200億立方米,2030年達到500億立方米。而今年上半年,中石油股份公司一位副總裁則表示,根據規劃,2020年中石油將生產頁巖氣110億立方米。記者獲悉,中石油高層對頁巖氣的態度確實相對謹慎。高企的成本、巨大的開發風險以及國內天然氣價改不到位都是央企石油公司不得不慎重面對的問題。現在,業界對于頁巖氣的期待更為理性,考慮的因素也會更為全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