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楊靜從華北油氣分公司采油一廠轉崗到采氣一廠的已經有兩個月,“剛來時工作生活都不習慣,現在慢慢適應了”。目前,采氣一廠接收了來自其他采油廠的100多名員工,他們通過嚴格培訓,滿足了擴大采氣生產規模的需要。
今年初,油價繼續低位運行,油田板塊面臨嚴峻經營形勢。華北油氣分公司落實低成本戰略,全力推進改革增效,優化隊伍結構,引導各單位效率用工、效益用工,提升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比。截至6月中旬,該公司通過清退富余用工和業務外包用工等,全口徑用工總量比今年初減少1500人,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和業務外包費用,內部人員優化調整1000人次,用工總量比年初減少25%,同時實現了隊伍穩定、生產平穩。
該公司主要通過“雙向選擇”方式,清退富余勞務工。通過擇優錄用,有1176名勞務工的勞動關系轉入業務外包公司,承擔采油氣及輔助業務工作;其他人員,單位依法合規給予經濟補償,有計劃地清退勞務工。
華北油氣分公司全面有序地清退采油、運輸等業務外包項目,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余缺調整,實現“自己的活兒自己干”。各單位積極清退業務外包用工,全部用內部員工頂替,消化了部分富余員工。監督中心全部清退外聘監督后,從3個采油廠優選人員從事各專業監督工作,目前基本到位;工程技術研究院、勘探開發研究院自己承擔部分外協項目,節省了外協科研費用;油氣田生產支持中心擴大業務范圍后,主動承攬原來由乙方或社會企業承擔的鉆前、協調、鉆后處理等業務,所需的100余名員工全都來自3個采油廠,消化了富余人員,降低了氣田綜合成本。
按照調整產業結構要求,該公司將發展戰略目標轉移到天然氣大開發上,新建大牛地氣田天然氣處理廠,加快東勝氣田及鄂爾多斯盆地其他區塊天然氣開發步伐。人員存在缺口,他們有序向生產天然氣單位補充人員,優化了隊伍結構。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