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石油(601857)和化工“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在上海宣布成立。創始成員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600028)、中國中化等70家大型石化企業。該聯盟的成立旨在推動石油和化工產業全球化發展,協同應對行業產能過剩局面,有效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為了進一步推動石化產業的全球化發展,為了助力石化企業“向外看”和“走出去”,中國石油和化工 “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正式啟動了。
“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全球化進程”
“中國仍是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仍是國際石化產品的主要市場,顯示出良好的成長性和發展前景。
特別是中國的石油和化工企業國際經營意識明顯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不斷增強,‘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國國際石油和化工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強調,中國在石油、天然氣、煉化、化肥、橡膠、農藥、涂料、染料等領域與國際同行開展了更多、更深層次的合作,為推動全球石化產業結構調整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壽生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下降,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原料結構、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和市場結構都在深度調整,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正在孕育新一輪重大變革。跨國公司是全球結構調整的主力軍和先行者,在新能源、生命科學、先進材料、高端化學品等領域占有優勢,這些企業持續加大投資,開展兼并重組,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挺進;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也立足自身特色,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發展優勢產業,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中國的石油和化學行業需要全球化經營”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 《中國化工行業海外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場,與2005年相比,其全球市場份額幾乎翻了一番。
《報告》表示,化工行業也是中國經 濟過去幾十年發展背后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中國化工企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轉換能力,從生產基本化學品轉化為價值鏈生產即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增值解決方案,不僅要滿足傳統客戶的需要,也能夠滿足全球最苛刻的應用需求。但目前的發展主要集中在中國國內市場,由于強勁增長的化學品應用市場,例如汽車、建筑和消費品行業的升級,對化工產品的需求也水漲船高。為了保持增長勢頭,成為真正有競爭力和市場規模的公司,現在的中國化工企業將需要越來越多的“向外看”和“走出去”,即全球化經營。
成立聯盟應對挑戰
“聯盟的重點工作包括戰略與政策研究、信息與網絡共享、產業與金融結合、行業協調、風險防控等五大方面。聯盟的成立將切實推進關鍵項目落地,以海外中國石化園區、經貿產業合作區為抓手,實施好一批示范性石化項目,多搞一點早期收獲,讓有關東道主國家不斷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龐廣廉強調。
據了解,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石化工業仍保持較快增長,過去5年行業收入年均增速達9.2%。中國作為國際石化產品主要市場,石化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同時,石化企業要面對投資并購經驗、防風險能力及融資能力不足、信息渠道不暢等挑戰。對此,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及創始成員的前期努力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授權下,中國石油和化工“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于9月1日正式被批準成立。
“聯盟將致力于推進和引導中國石化行業的國際產能合作,以共商、共建、共贏為原則,突出行業特色、結合企業需求,以成員企業為主導,以重點國別、重點行業為要點,整合行業內外資源,發揮聯合優勢,對內建立行業內部‘走出去’溝通協調聯動機制,對外構建與重點國別地區的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和與第三方的市場合作網絡,推進多層次、多渠道的產業協調與企業合作,促進政策溝通、信息聯通、資金融通、產業協同。”對于聯盟要達到的目標,龐廣廉總結道。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