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子’,聽說你開上油罐車了?”說話的人語氣里充滿了敬佩。
“黑子”本名梁心俊,今年45歲,是東方物探吐哈經理部汽車駕駛員。梁心俊天生皮膚黑,加上多年在野外施工風吹日曬,顯得更是膚色黝黑。“黑子”這個綽號,大家已經叫了20多年。
“‘黑子’,人長得黑,可心實誠。” 1988年和梁心俊一起參加工作的許良軍說。參加工作23年來,梁心俊多次榮獲公司先進個人稱號。今年10月初,梁心俊被評為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
去年,2316地震隊在蒙古國施工時,隊領導決定讓駕齡長、技術過硬、責任心強的梁心俊當油罐車司機。這種車每支地震隊最多只配兩輛。梁心俊想,絕不能辜負領導的信任,一定要開好。
開油罐車責任重大,絕不能麻痹大意。梁心俊每天工作結束后,用小本記下當天的駕駛心得體會。如“避免在陡坡停放油罐車,迫不得已在坡坡上停放時,必須用墊木固定車輪,防止溜車”、“油罐車行駛后,排氣管呈高溫狀態,千萬不能在枯草等易燃物附近停放車輛”等。他還把霧天和冰雪路面、雨水路面駕駛油罐車時的注意事項一一記下來,熟記于心。
“‘黑子’,規章制度、管理制度、崗位職責倒背如流,HSE知識一清二楚,崗位風險化解辦法‘一套一套’的。”司機盛自海佩服地說。梁心俊靦腆地說:“這沒什么了不起,大家都能做到。不超速、不違章超車、不違章停車,勤保養、勤清潔,不開‘麻痹車’、‘英雄車’、‘斗氣車’。”不善言辭的他,講起話來帶有濃濃的家鄉張掖口音。
“黑子”還有一件讓同行們佩服不已的事——記路。“黑子盯路盯得那叫個神。蒙古國草原地勢平坦,岔路多,每個草堆、山頭‘長’的模樣沒法區分,又沒標志……十個司機九個迷路。30公里路一旦迷路能跑5個小時。可‘黑子’從沒迷過路,不知他是怎么盯的,太神了。”司機小白說。梁心俊謙虛地說:“我也沒什么好辦法,就是高度集中注意力,強行記憶,有時候連眼睛都不敢眨。迷路耽誤時間,影響生產。一天下來,我的眼睛常常干澀得不行,其他的真沒什么。”
“我們信任梁心俊,他開什么車我們都放心。”隊領導說。
“黑子”是出了名的“熱心腸”。每次上蒙古國項目前,大家都要準備好一個工期的生活用品,因為“施工期間有錢都沒地方花”。但是遇到工期延長或者收工時間估計得不準時,難免有人“彈盡糧絕”。“沒煙了,沒牙膏了、沒鞋墊了……找黑子要,他準給。”一名員工說。“黑子”也不管自己日后夠不夠用,有求必應。以至于有一次,他把僅有的一雙棉鞋墊給了別人,自己用時卻沒了,大冬天忍著凍挨到收工。
“黑子”還有個愛好就是有點時間就看書,看汽車維修方面的、生活知識方面的、軍事方面的……同事們說:“別看‘黑子’平時不怎么說話,可肚子里‘有貨’,有問題找他準能解決。”
今年4月,“黑子”參加了2264地震隊勝北、玉果項目,配合放線班工作。
“‘黑子’師傅,你的車擦得真干凈。”青年突擊隊隊員小陳稱贊。每天,“黑子”起得很早,從里到外檢查安全設施,收工再晚再累也不忘保養愛車。“自己能處理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不能把問題帶到工地。等機修工趕到工地再修就會耽誤生產。”梁心俊說。
“‘黑子’的車在隊上是出勤率最高的,從沒‘掉過鏈子’,出過一起交通事故。每次‘黑子’完成自己的運輸任務后,只要聽說隊里哪個司機生病無法到一線,他就會主動幫助完成物資運送任務。他配合放線班工作時,和大家一起放線收線。見大家渴了,又忙前忙后地送水。”肖師傅說。
“‘黑子’師傅又當駕駛員又當放線工,就像我們的大哥一樣。”青年員工小孫說。
“‘黑子’人品好,責任心強,駕駛技術過硬,給他評優,我們服。他是我們學習的標兵。”這是地震隊員工對梁心俊的一致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