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油田采油四廠桐34站位于北京大興區采育鎮一片農田里,離天安門廣場不過30多公里。
11月初,北京已進入深秋。從桐34站放眼望去,遠處隱隱約約散落著幾個村莊。在麥田包圍下的桐34站,就像一座孤島。
由于遠離采油四廠,桐34站一直采用員工承包值守的方式管理。平時只有一兩個人負責采油,到了晚上,寂寞難熬。
在桐34站大門口,記者見到了采油工王立臣。王師傅今年46歲,穿著一身紅色工服,身材高大魁梧,兩眼炯炯有神。他在采油一線已經干了20多年,2008年3月來到這個站,至今也有4個年頭了。
建立桐34站源于桐34井的發現。1987年,華北采油四廠在北京采育地區獲得重大勘探突破,桐34井喜噴工業油流。盡管投產時日產油只有13噸,但他們一直像寶貝一樣呵護著這口井。
每天,王立臣五六點鐘就起床,背上工具徒步去巡井。他一邊認真觀察抽油機運轉是否正常,一邊查看油壓、套壓、電流強度等參數,并一一記錄在生產報表上,按時向有關部門匯報油井生產情況。每次巡井回來,他都累出一身熱汗。
記者和王立臣來到桐34—4井。他說,這口井產量目前較為穩定,但由于是砂巖油井,原油黏度大,每三天就得加一次藥,一次要加20多升,不然就會影響生產。不僅如此,還要時刻注意天氣變化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油井正常生產。
桐34站是易燃易爆重點要害單位,安全生產是重中之重。每逢兩會和節假日,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白天黑夜,王立臣都會增加巡井次數,為首都和諧安寧貢獻一份力量。
“雖說這只是一口普通的油井,但也是咱中國石油在北京的一個窗口,一點馬虎不得。”王立臣說。
桐34站周圍有北京大興區采育鎮的屯留營、西北臺、西一等村莊。時間長了,村民們都認識了穿紅工服的王立臣。一位正在地里勞作的村民說:“看到這紅工服,就知道王師傅又來巡井了。他可認真了,真是不簡單啊!”
桐34站建成至今,已累計生產原油11萬噸,20多年來沒有出過一次安全事故。員工們和村民相處十分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