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導彈襲擊敘利亞導致國際油價急速沖高,盤中一度刷新一個月新高。此事會否影響全球原油供應,繼而從根本上扭轉市場格局?
分析認為,敘利亞產油量在全球供給端中比重太小,不足以動搖基本面。本次襲擊的更深層意義在于:敘利亞問題牽涉到其他產油國之間的利益和關系,考慮到減產協議快要到期,其他產油國將于5月底就是否延期舉行談判,襲擊可能對談判各方造成一定影響。
并且,假設此次襲擊令美國和俄羅斯關系惡化,并有可能影響伊朗總統選舉,未來的世界地緣政治形勢可能更加復雜,繼而牽連到國際油價。
敘利亞不是最重要的
敘利亞僅有3萬桶/日左右的產量水平,占全球產量的0.03%。盡管當天油價大漲,但分析認為,這件事本身對油價的刺激并不具有持續性。
野村(Nomura)油氣研究部主管Gordon Kwan表示,敘利亞只是一個小型產油國,除非此次空襲導致俄羅斯與美國緊張關系加劇,否則此事料不會對全球原油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其對油價的提振作用可能只是暫時的。
華爾街日報也認為,美國空襲敘利亞不太可能改變油價格局,除非伊朗或其他中東產油國做出反應并導致緊張局勢顯著升級。此外,作為石油需求最旺盛的地區,美國也在擴大石油供應。盡管美國汽車用戶仍容易受到中東石油供應的影響,但在過去幾十年間,這一因素的影響力已經大大減弱。如果從需求端來看,中國的需求目前并不穩定,甚至有所減弱。如果這一趨勢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得到確認,那么油價想要進一步上漲恐怕比較困難。
重要的是其他產油國
巴克萊能源商品研究部門負責人Michael Cohen認為,此次襲擊事件對油價而言非常重要,因它可能對正執行減產的產油國之間的合作關系造成一些影響。由于當下正值OPEC執行減產協議,原油庫存下降,以及伊朗大選,本次襲擊事件或加速油價的上行態勢。
至于為何重要,他給出了三點理由:
1、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此次襲擊事件更像是特朗普政府干涉中東地區,其意圖可能并非只針對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很可能還包括支持阿薩德的伊朗和俄羅斯。這可能與沙特的目標是一致的。鑒于敘利亞動蕩的局勢,在沙特、伊朗、也門、伊拉克之間的更多的直接代理沖突增加,會使得中東這個原油出口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升級。
2、市場正趨緊
雖然油價對地緣政治風險較為敏感,但目前最關鍵的變量還是在于庫存水平。在一個庫存增長、市場結構處于現貨貼水(contango,也即期貨升水)的環境里,地緣政治風險對于供給曲線的影響并非第一位的。經合組織原油庫存在今年前兩個月增加,但可能從四五月份開始下降,因屆時煉廠將扭虧為盈,加大煉油需求。盡管現在市場尚未回到現貨升水結構,但庫存預計會在6月份出現下滑,全球供需格局與去年和更早之前顯著不同。
3、如何影響5月的OPEC會議
在伊朗大選、OPEC與俄羅斯5月25日的會議舉行之前,本次美軍襲擊敘利亞事件不代表拐點。OPEC與一些非OPEC國家之間的減產協議將于6月到期,我們的基準預測是屆時產油國將延長該協議,但很有可能對配額做出一些調整。這次襲擊使這些微妙的關系復雜化了。如果沙特國王薩勒曼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觀點不再一致,兩國的能源部長通道是不是能依然保持暢通呢?我們無法給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初帶來了歷史性減產協議的這種平衡會受到威脅。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Helima Croft也從這個角度進行了分析。Croft認為,如果美國此次空襲敘利亞只有這一次,那么其對原油的影響將微不足道;如果不是,以往的假說就會被顛覆。Croft稱,最大的兩個問題是,俄羅斯和遜尼派海灣國家之間是否會出現關系緊張的局面,空襲是否會改變伊朗大選選情:一旦空襲增強,并且風險溢出到與敘利亞相鄰的產油國,那么,區域原油供應就將處于危險之中。在我們看來,這種情景發生的概率很低。
我們認為,美軍此次襲擊敘利亞可能會影響伊朗5月的總統選舉。支持巴沙爾政府的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會贏得最高領袖的隱性支持,從而成功連任。
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學院研究助理王晉認為,伊朗現任溫和派總統魯哈尼之所以能夠在過去數年獲得巨大的支持,主要就是由于奧巴馬政府相對溫和的伊朗政策,尤其是“伊朗核協議”的簽訂。但是當特朗普上臺之后咄咄逼人的不斷推出針對伊朗的制裁,尤其是此次武力攻擊敘利亞,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伊朗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造成保守派和強硬派“反美”輿論的攀升,這給伊朗大選前景增添了不確定因素。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