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消息:云南省祥云縣財富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集中建成區面積達5.5平方公里。產業布局以礦冶、化工、制造加工為主。目前,有43家企業、73個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69億元。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祥云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把學習實踐活動與園區的建設、發展、招商引資工作結合起來,以學習推動實踐,在實踐中深化學習,促進了園區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特色立園,實現產業聚集。祥云縣依托祥云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成礦帶邊緣,境內及周邊地區水、電、有色金屬礦藏、非金屬礦及優質無煙煤等儲量豐富,是連接滇西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等優勢,走原材料、銷售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不斷發展壯大以礦冶、化工、制造加工為主的特色產業集群規模,主要產品有金、銀、鋅、銅、鉛、鐵、鎘、鈷、銦、碳酸鍶、鋅基合金、鉛酸蓄電池、白廠絲及絲制品、復烤煙葉、硫酸、化肥等產品,形成了多元產業并存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基地。
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節能降耗。加速推進循環經濟工作,從體制、技術、管理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發展以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環保型為主要特征的循環型工業。組織編寫了《祥云縣財富工業園區工業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并通過省級評審。積極引導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不斷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采用自主開發的"低品位氧化鋅礦處理技術"、"高氯、高氟、高雜質物料回收鋅的新工藝"、"高鉛、高氟、低鋅硫化鋅精礦焙燒新技術"、"伴生元素綜合回收技術"、"工業廢水資源化"、"有色金屬綜合回收銅--鎘渣項目"、"余熱利用"等工藝技術,有效地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率,工業"三廢"實現了二次回收利用。采取設備改造和更新等措施,降低能耗。
重視園區規劃,夯實發展基礎。為把財富園區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充分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園區堅持科學規劃。為適應園區建設發展的需要,對原規劃進行修編,啟動實施了園區50平方公里總體規劃修編、30平方公里控規、16平方公里詳細規劃、14平方公里1:500數字化地形圖修測。規劃的編制,為發展園區工業經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財政資金1500萬元建成新祥賓公路與財富工業大道連接線道路8.5公里,配套了相應的雨、污分流管道和人行道。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建成日供水2萬立方米的供水廠1個,35KV、110KV和220KV變電站各1座,完成程控電話交換站、C網基站、移動基站、電視信號專線等通信設施,開通縣城至園區的市內公共交通專線。園區企業共投資1.5億多元,建成三防碴庫、攔水壩、污水處理廠等一批環保設施。
出臺優惠政策,完善服務體系。成立了園區管理委員會、開發建設投資公司,為實現實體化經營管理打下基礎。出臺了《關于加快財富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的決定》和《加快財富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園區企業實行特殊優惠政策:上繳增值稅與上年相比增長20%以上的,新增縣級財政所得部分的50%由財政返還園區,專項用于支持企業發展和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其中,30%返還企業,用于支持企業發展;20%返還園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專項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縣投資擔保公司明確一定額度的擔保資金用于園區建設中的貸款擔保。各金融機構按照"鼓勵、扶持、促進"的要求,提供多形式、多品種的金融服務內容,把園區內的企業作為新的信貸熱點支持,支持園區企業的發展。
加大招商力度,實施大項目帶動。園區成立以來,成功引進云南煤化工、云銅、云鋁等大企業、大項目入駐園區,與縣屬本土企業實現戰略合作,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較快地提升了工業園區發展水平。2008年內建成項目有11個,隨著這些項目的達標投產,園區工業總產值可增至5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