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綜合消息 8月2日,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發布報告,預計未來5年海上和陸上勘探鉆井投資將翻一番。傳統的陸上需求將由亞洲、非洲和南美洲推動。歐洲將成為海上勘探的熱點,主要是對挪威大陸架的投資。
過去幾年,受低油價沖擊及美國頁巖革命等影響,傳統勘探鉆井由2012年的3000口探井下降到2016年的900口左右,降幅高達70%。由于勘探活動減少,新發現資源不足以接替已開采的油氣資源。過去10年,全球發現液體量持續大幅下降,從2010年290億桶降到2016年40億桶。
今年年初以來,全球原油總體供大于求,原油價格也在震蕩中調整,不少油服企業采取措施削減開支。貝克休斯數據顯示,截至8月2日當周,美國原油鉆井平臺數減少,石油活躍鉆井數減少6座,降至770座,連續5周下降且刷新2018年2月以來的新低,創3月以來最長連降周期。
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在報告中稱,過去環保法規和低油價抑制了海上鉆井市場的增長,但東亞、澳大利亞和中國海上油氣最新發現,以及中國和印度的能源高需求可能會推動海上鉆井市場的發展。
在中斷5年后,殼牌恢復巴西海上勘探鉆井作業,準備在桑托斯盆地鉆2口備受關注的鹽下勘探井,以提高坎波斯盆地開發項目的產量;Equinor從挪威國家石油理事會獲得批準在挪威海Alve油田附近鉆取2口井;BP將開始在里海阿塞拜疆一側海域D230區塊開展地震測量作業,試圖開辟出第二個阿澤里—奇拉格—久涅什利(ACG)油田群。(記者王馨悅)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