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倒計時,天然氣保供成為清潔取暖工程的關鍵突破點。近日,山東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能源局組織三大油氣公司與濟南等7個通道城市承擔煤改氣任務的城燃企業,舉行2019供暖季用氣合同補充協議簽約儀式及座談會。省發改委總工程師孫亞平了解城燃企業供暖季保供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困難,聽取城燃企業落實5%儲氣能力建設的意見建議,對加快推進儲氣設施項目建設提出要求。
這是山東打通居民用氣管網、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縮影,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儲氣設施項目建設提速,龍口南山LNG接收站等6個新建項目陸續步入施工期。
需求旺盛儲備站承壓
天然氣產供儲銷事關民生,隨著“煤改氣”和“油改氣”政策的推進,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其需求量始終保持增長態勢,尤其是在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等7個傳輸通道城市,天然氣的推廣利用相對成熟。前述會議要求,各級主管部門加強調度,建立部門工作協調機制,跟蹤掌握供需動態,抓好合同履約監管,切實把這一民生工程做好做到位。
《山東省油氣輸送設施規劃建設方案(2016-2020)》提出,預計到2020年,山東省的天然氣消費量將達250億立方米,而按照三大油氣公司現有氣源資源供應規劃,到2020年供給山東天然氣165億立方米左右,這就意味著,85億立方米(約合610萬噸左右LNG)供應缺口需要進口LNG資源解決,從區位來看,山東位于全國天然氣管網末端,天然氣供應天然不足。
另據行業數據統計,去年山東天然氣消費達139億立方米,成為繼江蘇、北京、廣東、四川、新疆之后的第六大消費省份。但截至去年年底,山東儲氣能力為8066萬立方米,僅是全省消費量的0.6%,天然氣儲氣能力亟待提升。
山東天然氣行業現狀如何?24日下午,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國建表示,山東目前正加速天然氣LNG接收站、儲氣設施與主干管網互聯互通,統籌推動天然氣“全省一張網”,但值得提醒的是,“目前省內的儲氣調峰設施非常有限,雖然政府力推,但因為目前國內還沒有完善的儲氣調峰定價機制,儲氣成本難以在零售價格中得以體現,LNG儲備站的運營壓力較大。”
將有6座新建
LNG接收站開工
9月上旬,中海油龍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正式獲得國家核準,意味著該項目從戰略布局進入到實施階段。這是山東第二座LNG接收站項目,正式拉開了新建LNG接收站開工的序幕。在這之前,山東省內僅有青島董家口一座LNG接收站,接卸能力為300萬噸/年,儲氣能力為4億立方米。
根據《山東省儲氣設施規劃建設方案(2018-2020年)》,2020年之前,力爭開工建設LNG接收站7座(新建6座,擴建1座),年接卸能力480億立方米,到2020年底,力爭開工建設省級儲氣設施11處,總儲氣能力達10億立方米。
其中,省級儲氣體系上,將在青島董家口港、煙臺西港區、龍口港、龍口南山、日照港等LNG接收站和東營LNG儲備庫建設沿海省級儲氣設施6處,新建LNG儲罐10座,總罐容151萬立方米,儲氣能力9.4億立方米。
據觀察,新建LNG接收站項目持續推進。例如,今年1月份,中石化、龍口市政府、龍口港集團、恒通股份四方簽約了龍口LNG接收站合作協議,項目計劃年內開工建設;當月,中石油旗下昆侖能源有限公司與煙臺港集團簽訂協議,宣布合資建設運營煙臺港西港區LNG接收站項目,3月份,受建設方山東保利協鑫環亞國際能源有限公司委托,該項目進行了環評公示。
隨著能源行業市場化步伐推進,LNG接收站項目布局方除了央企三大油氣公司,還有民資,例如,國內石化民企巨頭寶塔石化集團斥資49億元布局山東市場,這一項目也在快速推進中。
調峰氣上線交易
有知情者介紹,山東省內的儲氣設施項目還在增長中,多個項目都在同步建設中,較為典型的包括濟南(兩個)、淄博、濰坊和德州等。其中,濟南兩個站的儲量為60萬立方米,在儲氣站行列里屬于規模較大的,對周邊地區能源結構調整、天然氣供應保障發揮重要作用,其余的儲備站規模相對較小,儲量主要集中在5000-20000立方米之間。
“天然氣需求量持續攀升,高需求加上較大的季節峰谷差,省內穩供壓力較大,為緩解冬季用氣高峰壓力,及時調峰削谷建設LNG調峰站是必然選擇。”國建認為,儲備站投入成本都不低,從幾千萬元到幾億元,例如,濟南一個站的總投資為5億元,如何均衡前期燃氣輸配系統基礎建設投入和后期營運,對當下的儲氣調峰市場而言是一道難題。
不過,行業迎來利好:港華金壇儲氣庫調峰氣10月14日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據悉,項目一期規劃總儲氣量4.6億立方米,工作氣量2.6億立方米,依托中石油西氣東輸、中石化川氣東送管道與城市燃氣管網互聯互通,實現天然氣外輸供應,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直接指導下的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開展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的現貨和中遠期交易,并提供相關金融綜合服務。
“這次上線交易打破‘常規’,是儲氣庫資源市場化交易的有益嘗試,釋放出了國內儲氣庫調峰用氣市場定價的信號。”國建分析說,之前儲氣庫調峰氣與管道氣進行捆綁銷售,氣價中并沒有考慮相關儲氣成本,儲備站、儲氣庫等都缺乏有效盈利模式,此次儲氣庫上線交易,也將為國內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和天然氣市場化改革作出探索。
對山東正在推進中的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國建給出建議,除了儲銷端,還應朝“上游”用力,進一步打通氣源,拓展供應渠道,保證氣源的“多量”和“多樣”,實現管道與各種氣源的暢通連接,“要打通終端用氣的‘最后一公里’,實現天然氣管網的互聯互通。”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