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油創下了歷史新低,甚至跌至負值”,這一消息引起海量關注。
據媒體報道,4月20日,美國原油期貨歷史首次跌至負值。美油5月合約收跌171.7%,報-13.1美元/桶,盤中跌幅一度超300%,最低報-40.32美元/桶。
油價失控,負油價的出現堪稱超乎想象的“經濟恐怖片”,造成的恐慌情緒前所未有。“誰也不敢徒手去接高速墜落的匕首”,這就是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的真實寫照。
而這其中的緣由值得關注。負油價意味著原油的運輸成本和儲存成本已經超過了產地價,這種情況出現在當前的疫情形勢下,并不讓人感到意外。美國原油中的主力得州油屬于“內陸原油”,開采后必須依托庫存和內陸運輸。
但是受疫情影響,美國內陸運輸困難已經持續多日,原油庫存升至高位,相應成本的激增在短期內不會降低,因此原油在期貨市場的跳水表現也就不難理解了。
實際上,買家在得州對當地部分原油在產地的買進報價已經低至每桶2美元,疫情造成的運輸和存儲困難,對內陸原油的直接沖擊已經具有了普遍性。
油價暴跌不只出現在美國。4月17日,加拿大也爆出2.88美元一桶的原油現貨內陸報價。另據報道,白俄羅斯準備以每桶4美元價格向俄羅斯購買一批石油,說明俄國的內陸原油價格已經跌至低位。隨著俄國疫情的發展,跌至2美元/桶甚至更低也是完全可能的。相對而言,水運原油的價格較為平穩,布倫特原油6月合約收跌5.89%,報29.72美元/桶,還屬于正常范圍之內。
因此,這次美油暴跌進入負值,從技術層面可以理解為疫情影響之下,內陸原油產業整體困難的市場表現;從宏觀經濟背景角度看,因為主要石油消費國走出疫情陰影的態勢尚未明朗,市場預期并不樂觀。
雖然美歐的疫情呈現出趨于平緩的趨勢,但復工、重啟經濟的步調并不順暢,局部還存在變數。其余石油消費大國中,日本的防疫措施正在收緊,印度的情況也不讓人放心。因此,內陸石油暴跌之后,水運石油的表現也不會理想。畢竟疫情造成的經濟停擺,導致對石油消費的實際需求大幅縮水是明擺著的,庫存量激增的問題最終也會影響水運石油的期貨價格。
為了應對石油市場的混亂,特朗普政府前期推出過70億美元換原油生產企業減產的計劃,當時還遭到了企業的抵制,現在看來即便實施也作用有限。20日的暴跌之后,特朗普表示美國將趁此時機,額外購入7500萬桶原油,存滿美國的戰略原油儲備。
根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能源部已經把下屬的戰略原油儲備基地剩余的儲存空間向美國企業開放,從5月開始提供有償存儲企業過剩原油的服務。這些措施可能會在短期內起到穩定油市的作用,但效果也是有限的。
值得注意的是,原油期貨市場的混亂狀態勢必會影響到全球金融市場,目前對世界主要經濟體而言,怎樣避免油市的“泥石流”蔓延為一場全球金融危機,是個嚴峻的考驗。而更為根本的解決辦法,則取決于石油消費何時恢復到正常水平,否則僅靠政府救市只能是杯水車薪。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