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張青 柳鑫 黃寧 記者王怡)7月1日,記者從江南大學了解到,由該校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教授東為富、王世波團隊與旭科新材料(山東)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展的全球首套石油基萬噸級順酐加氫制備丁二酸酐項目,已實現規模化量產。這標志著我國低成本大規模生產優質丁二酸酐及丁二酸技術與裝備取得重大突破,將有力支撐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東為富介紹,一期年產1萬噸丁二酸酐和丁二酸項目,于5月31日正式投料生產,一次開車成功,6月6日穩定產出了純度在99.5%以上的優等丁二酸酐產品,產品純度高、色度白,最高純度達到99.9%以上。目前,產出的丁二酸酐產品純度穩定在99.5%以上,最高純度達到99.9%,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該項目生產裝置投運的一個月內,以近乎雙百的高效催化反應得到了高質量的丁二酸酐及丁二酸產品。這兩種產品常溫常壓下均為白色結晶固體,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王世波說。
據了解,丁二酸酐和丁二酸是石油基可降解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即PBS)的合成原料之一,該種生物可降解聚酯物理機械性能與聚丙烯(PP)相近,可替代PP應用于吸管、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酒店塑料用品、紡絲等領域。
電解加氫及高壓釜漿態床加氫工藝存在能耗高、腐蝕嚴重,以及難以實現規模化和連續化等問題,一直以來是制約生物可降解材料PBS等產業快速發展的難題。
該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順酐高選擇性固定床液相連續加氫催化體系及關鍵技術,并在旭科新材料(山東)有限責任公司實施工業生產和應用。“我們開發的高效清潔生產工藝,為高質量的丁二酸酐及丁二酸產品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生物可降解材料PBS等大規模推廣應用創造積極條件,也為今后進一步擴大規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旭科新材料一期項目驗證了萬噸級技術的可行性。”王世波說。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