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一項研究發現,近年來全球電動汽車和太陽能發電站等各種電池需求飆升,有市場人士預計澳大利亞華盛頓州的鋰產量將在未來十年中期翻兩番,這將大大的助力西澳大利亞礦業,然而雖然礦業十分繁榮,但是卻不太可能帶來新的鋰電池等制造業契機。
該報告由工商會及礦業能源商會發布,報告稱,西澳大利亞州應該努力通過原材料礦物優勢來進入鋰電子電池行業。同時報告還督促政府應該考慮降低專利費率,并呼吁聯邦政府撤銷近期對小企業的研發稅收優惠政策限制,同時,西澳大利亞州的電池行業可能無法應對來自中國和其他地方的激烈競爭。
西澳大利亞州曾呼吁,不僅要改進原礦生產,同時還要投入電池的制造,以此作為當地多元化經濟的一種方式。但據報告顯示,澳大利亞等小型市場支持電池制造業存在著巨大風險,因為這些市場必須與擁有數十年經驗的中國和北亞公司競爭。它還表示,當地的電池生廠商還將與國有企業競爭,而這些國有企業可能直接受益于政府資助的補貼。
商會首席執行官克里斯羅德威爾就表示,鋰電池的發展可以從鐵礦石行業可以吸取教訓,盡管西澳大利亞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運鐵礦石出口國,但并不意味著西澳在生產鋼鐵方面具有競爭力。
據悉,由于擁有豐富的鋰礦資源,西澳大利亞州計劃在未來投建電池產業合作研究中心。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首席執行官保羅·艾辛漢姆表示,目前西澳大利亞州定位于利用氫氧化鋰、硫酸鎳、硫酸鈷的機會來制造鋰電池。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